:“老頭一沒,打電話過去,只來了三個兒子。三個兒媳婦一個也沒來,李嬸都氣死了,你還哪壺不開提哪壺。”
婆婆一聽,抱打不平說:“哪有這樣的媳婦,太不像話了!”
張奶奶搖搖頭說:“這種事兒真是沒法說。她大兒子最近正鬧離婚,人家肯定是不來。二兒子丈母孃上次和李嬸打得都動了手,二兒媳婦當時就和公婆翻了臉,要不是小兩口感情好,恐怕這會兒也早離了,你說人家能來嗎?”
婆婆問:“那三兒媳婦呢?她不是上趕著嫁過來的麼?不是李嬸一直不願意,她先懷了孩子又緊哄著李嬸,才讓她進的門兒麼?”
張奶奶說:“本來三兒媳婦是來了的,可是進門就被李嬸一頓罵,說她剛過門兒婆家就出這種事兒,都是她給妨的。氣得小三兒媳婦扭頭就走了。”
兩個人正說著,忽然聽見裡屋李嬸大聲的嚎啕起來,趕忙進去看,只見李嬸正在床上捶胸頓足的大哭大叫,一疊聲喊著不活了,要隨著老伴去。幾個老太太忙著勸,三個兒子卻立在床邊都一言不發。原來剛剛李嬸一家子在屋裡商量老頭沒了,老太太跟誰去。結果三個兒子哪個都不願意把她接去。因為兒媳婦們都嫌她事兒多,還總是挑事兒。李嬸又傷心又生氣,哭得幾次背過氣去。婆婆見狀也不好再提自己的事兒了,只得安慰了李嬸幾句,沮喪的退了出來,臨走才想起來沒隨份子,問了問管事的,大家有隨五百的,有隨二百的,最少的也是一百。沒奈何,只得又掏兜留下一百塊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