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似積極。得報之後便遣人快馬捎來書信,卻只有一句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屁話:一切唯飛虎侯之命是從。

蓬萊縣令可稱山東轄內七品官員的第一號肥缺,能謀到這個位子地當然不會是什麼等閒之輩,現任縣令王語新也是個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油子。他的回應更絕:飛虎侯調兵剿匪保一方平安,“英明之至”。然蓬萊地小民瘠,三千府兵駐紮十天半個月的糧餉“或可力保按日支應”。若常駐於此恐怕難以為繼。

楊致的回覆也很乾脆:只要你能保證支應半個月就足夠了,其餘的事不用勞你費心。但半個月內若有一天斷糧,我就請出金牌宰了你!

回到蓬萊地次日,楊致就命張博虎致信李子寬:本欽差奉旨構築大夏海防,向濟南府急徵白銀一百萬兩,不得有違。此令!

藉口推諉?只要你熬得過去,也行。為嚴防海盜上岸流竄為禍,調一千兵馬封鎖陸上出入蓬萊的所有路口,即日起一應貨物許進不許出。但為了“便於貨物流通”。而秦氏“財雄信著”,凡是秦氏貨物無需查驗即可暢通無阻。想要掛靠在秦氏名下?可以。不過若是不給錢的話,人家憑什麼為你擔當“通匪之嫌”那麼大的風險?

蓬萊不是因商家大豪雲集之地嗎?那些個平頭小百姓微不足道。商家大豪才是本地繁華地支柱。所以應該重點保護才是。至於哪些人物應該被劃入“重點”之列。秦驕陽在此主理秦氏分號多年。閉著眼睛也能數出一大把來。

但大夏兵馬地使命是保境安民。不是您家地私人保鏢。首要任務是保護眾多百姓地生命財產安全。不是說誰家錢多就無條件地為您流血流汗。那什麼才叫“重點保護”?很簡單。只要您“自願”負擔“餉銀”。就會派駐兵丁在您家門前執勤。每年五萬兩銀子起價。少一兩都不行。不願負擔也可以。到時候海盜殺上門來您可別怨我見死不救。

飛虎侯是由上百艘船護送回來地。這是許多人親眼目睹地事實。誰知道他跟那些海上悍匪是什麼交情?誰敢保證他不會背後陰你?連兵匪一家這個道理都拎不清地話。在這亂世之中絕對成不了什麼商家大豪。是以楊致徵收保護費地告示一出。不到兩日便收到了高達二百二十萬兩地“餉銀”。

這麼三管齊下。粗略一算。至少有四百萬兩銀子進賬。別說養三千人。就是養三萬人都是小菜一碟了。多出來地銀子怎麼辦?沒人敢問。也不必問。

楊致刮地皮地功夫竟是如此利索老到。就連秦驕陽與張博虎也不得不佩服他地膽量。僅有膽量是不夠地。還得預先把屁股擦乾淨。由楊致口述、張博虎代筆將這幾樁事毫不隱瞞地寫成奏章。還特別提到了在抗擊海盜地過程中。徵用了許多英勇無畏地漁民和漁船。然後將奏章委託秦氏密送長安。

這一手叫割了卵子還得止了痛:既剪斷了背後告黑狀地人地舌頭。日後就算有人想要追究都沒了由頭。養兵、徵用民船、撫卹“義民”哪一樣不用花錢?真要追究起來。不但要大大褒獎表彰。恐怕還得多找個幾十萬兩銀子才行。

濟南知府李子寬心裡是怎麼想的不知道,反正蓬萊縣令王語新是看傻了眼後又悔斷了腸子。照楊致這麼個幹法。油星子都沒給他剩下。這位大爺不是他這個芝麻綠豆官能鬥得起的。一不留神沒準連小命都得鬥掉,還是趕緊琢磨如何扳回印象才是正經。

腰包裡厚實了以後。楊致先前某些諾言也可以大大方方的兌現了。他原就答應六喜與毅先生,按月固定有一份薪酬,張博虎那一份更是少不了。但他派發的月俸每人每月僅有五百兩,對他幾個原本是高收入的夥計與張博虎來說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可緊接著派發下來的賞銀,就足以令眾人為之動容了:出海試航人人用力,每人賞銀五千兩。此番累得人人為他揪心,每人賞銀五千兩。張博虎臨危不亂應對得當,另行賞銀五千兩。

給我楊致做夥計,不僅會給足你們該給的尊嚴,還能掙到大把地銀子。但你不賣力卻是不行,我也不怕你們不賣力!

第138章 赴約

鑑於三股海盜與楊致之間的關係變化,為了避免逼得英娘狗急跳牆,楊致回來的次日就將她被誘捕的二百餘名手下盡數放了。他之所以一夜之間能在蓬萊呼風喚雨,那三千府兵功不可沒,日後還要當做嚇唬人的屠刀繼續使用,少不了要去犒賞一番。

楊致是皇帝一手為夏軍百萬將士樹立的鐵血標杆,對大夏第一猛將的品牌效應當然不能浪費半點。一本正經的花了半日功夫,在駐紮蓬萊城外與把守路口的兵士中間巡視了一圈。豪言壯語是一句也沒有,只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