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史,逸豫可以亡身”。處理到相關人事認命的公文,是勳就寫“玉試之三日,然後得寶;木辨之七載,斯可成材”、“路遙乃知馬力,日久始見人心”……

他把這些古……未來文保留原意,在文辭上則略加篡改,這樣一是為了符合上下文的風格、語氣,二是也能因此產生一種糟蹋好東西的類s快感。比方說,哼哼,老子且看有我珠玉在前,劉備你丫臨終前還能怎麼教導兒子了……

荀彧作為曹操的大管家,是勳的絕大多數宏文,他是都需要過目的——也不知道這傢伙哪兒來的那麼多精力和時間——某次就拿著文章去找曹操,說:“是宏輔文采日盛,然漸覺流於靡麗一途,恐非正道。”曹操說不是啊,文章不在乎是不是華彩,不見得只有樸實才能言事,靡麗就光能成賦,你瞧他寫的這幾句話——“樓臺近水,乃先得月;花木向陽,遂易為春”、“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史為鑑,乃知興替;以人為鑑,乃明是非”,這裡頭的含義可有多深邃啊。

說著話還得意地一捋鬍子:“前使宏輔督郵濟陰,又守成陽令,使其信心百倍,材自光華——去疾誠不我欺也。”

是勳當然不知道荀彧和曹操在這樣議論他,他現在玩兒抄襲玩得上癮,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