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進攻的雙重危機之下,每天都有數百人上千人被餓死,遷徙的車隊從中部地區一直到加拿大,形成了末世一來最壯觀的長龍大隊,沿途被拋棄的車輛和運輸工具彷彿屍體的殘骸,密密麻麻不止凡幾。
澳大利亞生產最多的不再是子彈,工廠想盡一切方法制造地雷和炸彈,每天都有數萬地雷被生產出來,佈置在海族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還有水雷,那種重達一噸的巨型水雷將澳大利亞不多的河流全部填滿,曾有澳大利亞的官員找張小強理論,認為那些地雷都是禍患,一個月就有近百萬地雷散落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隨著地雷工廠的效率提高,第二個月很可能達到兩百萬,第三個月三百萬,三個月的時間就能佈置六百萬地雷,可一旦海族戰爭結束,恐怕這些地雷一百年也清理不完。
當張小強將創世紀傳輸到聯絡中心的美國現狀照片給他看過後便再也沒有牢騷,反而督促整個澳大利亞的非中國籍官員配合華夏復興的準備,在海族攻略美國到了最緊要的關頭時,澳大利亞爆發了全部力量為爭取那一線生機而瘋狂備戰。
瘋狂備戰的不只是澳大利亞,中國同樣如此,張小強下達了擴軍令,所有的獵人和適齡男女都必須接受軍事化訓練,所有十二歲以上,十六歲以下的青少年全部轉入軍校生,幾乎用強制性的手段讓每一個年輕人都學會作戰與紀律,又成立滅屍聯合指揮部,全力清剿中國內地城市的喪屍,獲取更多物資的運送到青海囤積,籌備未來可能的長期戰爭。
青海在連續三個月的大開發中已經開墾出數百萬畝的田地,十萬人的墾荒大隊有希望在一年時間,將貧瘠的青海打造成中國未來的糧食中心,而銀蒙飛發展一分為二,一部分以北京為前出基地,正式收復東北三省的重要工廠,另外一部分則向新疆發展。
華夏復興未來的大戰大計在西北,也只有地曠人稀的西北才有足夠的縱深應對未來的戰事,西北正因為地曠人稀,很多幸存者意外的活了下來,如果沒有核冬天相信他們會一直活得很好,喪屍屍液澆灌作物的秘訣已不再是秘密,只要有喪屍的地方,就有足夠的食物,但核冬天一來,作物被凍死,原本對歸附華夏復興不屑或心有疑慮的勢力終於在核冬天之下屈服了,他們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也不知道核冬天會持續多久,但他們知道糧食還能剩多少,知道勢力中的倖存者還剩下多少日子可活。
在面臨末世以來最大的生存危機挑戰下,無數或大或小的勢力屈服了,以前在和華夏復興接觸的時候就曾得到過求救通訊器,除少數勢力願意歸附華夏復興之外,大多數勢力都沒有當回事兒,在他們失去了最後的希望之後,這些被扔在角落裡的通訊器終於被啟用了。
人類是社會動物,一個大的聚集地周圍總有或多或少的小型定居點,這些定居點少則十多人,多則數百人,在核冬天的威脅下,他們是最先熬不住的一群人,原本他們應該在絕望中跑到聚集度周圍,看看能不能尋得一絲活下去的機會,或被當做不穩定分子被聚集地的巡邏兵給槍斃,現在有了華夏復興的收納,那些散步在各處,對任何勢力都懷疑恐懼的倖存者們有了機會加入華夏復興。
在這種大勢之下,華夏復興的人口就像膨脹的氣球,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倖存者加入,他們在得到華夏復興救援的壓縮食物之後,放棄保持自主的想法,就算被人奴役也比在核冬天裡凍餓而死要強得多,在核冬天到來的第三個月,華夏復興人口調查部驚訝的發現,在三個月時間加入華夏復興的人口竟然達到了百萬,其中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是零散在外,並不被華夏復興知曉的人口,華夏復興統計只有大勢力聚集地的人口,在收到求救訊號之後,預期準備接受四十萬人,沒想到多出了六十萬人,差點造成糧食轉運不及時而造成大規模死亡,幸好在這個時候,張小強帶回百多架運輸機回到了中國,有了這些飛機,總算將百多萬人口的口糧給保住了。
讓這百多萬人口不被餓死只是開始,還有更多的麻煩在等著華夏復興,張小強從澳大利亞抽調了百多個管理人員組建倖存者徵收籌備管理處,又空運了兩千多全副武裝的進化者到這些聚集地震懾宵小,在倖存者中間,進化者是高人一等的天之驕子,是決定勢力強弱的威懾性武器,兩千名進化者將那些勢力給嚇住了,也讓大多數倖存者感到極大的安全感。
有了這些進化者,之後的工作就好做了,優秀的技工人才和工程師首先被挑選出來,是當過兵的或者有過組織經驗的管理人才也被挑選出現,在華夏復興的聲威下,將聚集地運轉起來,又在這些聚集地建立了流動法庭,審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