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侍衛隊長只得逃離,場面頓時亂成一片。而其餘禁軍緊追刺客佈防,不一會就將其擒拿,不帶朱顯波下令,所有的俄羅斯侍衛與隨從都被綁了起來。
過了一會,局勢穩定下來,各位娘娘還顯得驚魂未定,朱顯波陰沉著臉,當場就將殿前都指揮、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指揮使三人當場叫到跟前,斥罵一番,撤去三人官職,首相頂著龍顏大怒諫說道:”皇上,這三個官職責任重大,不可如此草率,不如等明日早朝另外定下人選,再撤不遲。”
朱顯波這才作罷,這個時候他才想起宋慶峰不顧性命擋住那刺客致命一擊,假若不是他,王瑤姬早已經死於刺殺,連忙來到宋慶峰跟前。
宋慶峰倒在原地,眾多侍衛將他牢牢圍住,沒有人敢動他半分,任著他肩膀上的血流了出來也不理睬。
朱顯波匆匆走了過來,眾侍衛讓開,朱顯波見此情景,連忙頓了下去,親手將宋慶峰扶坐起來,輕聲說道:“你救了朕和愛妃性命,朕會好好的賞你的”,一語之後,大喊道:“愣著幹什麼,還不快點將朕的救命恩人扶下去,差御醫為他治療傷勢”。
祭祀大典以為意外而耽誤了時辰,朱顯波陰沉著臉,文武百官噤若寒蟬靜靜不語,心中猜測起來,到底是誰指使這俄羅斯人刺殺皇上和淑妃娘娘。想來想去自然把矛頭對準了俄羅斯沙皇和公主伊琳娜。假若皇上因為此事憤怒,只怕明俄之間又會又一場大戰,那麻煩可就大了,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勢,很有可能變得慌亂不堪。
而王承恩整個人卻愣在了當場,自己剛才十分熱情的向諸位同僚介紹這侍衛隊長,沒想到轉眼他居然行刺皇上,準確的說目標是王瑤姬。
首相徐光啟看看慌亂的人群說道:“皇上,已經錯過時辰了,先回宮”。
朱顯波冷道:“自先祖開始,從無此例,朕若就此回宮豈不讓天下人看了笑話,讓禮儀官再選吉時,祭祀大典繼續進行。冊封大典也稍後進行。”
“皇上,這伊琳娜與刺客只怕脫不了干係?”眾官員紛紛將矛頭對準即將冊封的皇貴妃伊琳娜。
“不可能,不會的。”朱顯波說得斬釘截鐵。
——————————————————
兄弟姐妹們,朋友們給力支援下!收藏、紅票!什麼都行!
你們的鼓勵就是我碼字的最大動力!
魔力在這裡拜謝了!!
第279章 因愛生恨
( )祭祀繼續,只是護衛工作卻比剛才要嚴密了幾分,本來那些站在外圍的百姓也全部被驅逐,直到祭祀結束,卻也沒有再發生什麼意外。在朱顯波的堅持下,還是對伊琳娜進行了皇貴妃的冊封。
只是伊琳娜已經哭得像個淚人,茫然不知所措的。朝中大臣儘管十分不理解皇上的舉動,但是對皇上的鎮定自若和寬宏大量暗暗稱奇。
其實在祭祀的時候,朱顯波也一直在想,到底是誰要行刺自己和淑妃。作為公主的侍衛隊長在大明諸多宮衛的眼皮底下行刺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朱顯波也暗暗的祈禱,希望這事真得與俄羅斯無關,最起碼伊琳娜補不知情才好。
幾日後,朱顯波的御書房之中。錦衣衛指揮使王拓、刑部尚書錢嘉徵、侍郎馬雙、大理寺卿趙銘被叫來問話。
朱顯波問道:“諸位愛卿,認為俄羅斯這名侍衛隊長是受何人指使想刺殺朕與淑妃?”
幾人靜靜不語,這種事情在沒有證據之前可不能隨便開口,亂猜測可是要闖出彌天大禍的。搞不好得罪皇貴妃不說還會引起新一輪的明俄戰事。
朱顯波目光在每個人臉上停留了一下,幾人都低下頭不敢去迎接他的目光,過了良久,他才嚴肅道:“馬雙、趙銘,朕令你們二人全力徹查此事,七日之內,無論如何要你們都需要給朕個交代。”
貴為臣子就是要為皇上分憂,無論要求多麼苛刻,他們都需要無條件答應,兩人只好硬著頭皮道:“臣遵旨”。
朱顯波讓其他人退下,獨讓王拓留下,說道:“王愛卿,這一次多虧了你們錦衣衛。不過調查的事情朕擔心馬雙他們查不出什麼來,你也要派人暗中調查下。朕不相信這事與伊琳娜有關。”無論多少證據,朱顯波肯定不願意相信前幾天還和自己花前月下的那個傾國傾城的俄羅斯美女會和刺殺案有關。
“皇上,微臣認為皇上儘可放心。依臣多年的經驗判斷此事皇貴妃絕對不知情。一來這些護衛人員一直住在驛館,二來當天是皇貴妃的冊封典禮,誰會笨到在自己的典禮上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