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4部分

還好。他們有聖誕大戰。

聖誕大戰是每年聖誕節,nba都會只安排幾場重量級的比賽,這些比賽被稱為聖誕大戰。nba是北美四大聯賽中,唯一每年在聖誕日當天還有比賽的聯盟。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nba就有了在聖誕夜推出重量級比賽的傳統,這種經營思路在當時顯得相當超前。

超前是有原因的,當年nba還是美國職業體育聯盟中最不受待見最沒錢最不吸引人的聯盟。窮則思變,聯盟老大聯合紐約尼克斯老闆。謀劃著在聖誕夜上演nba比賽,憑藉紐約城“人傻錢多”的特色,觀眾絕對“速來”。

就這麼著,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為了圈錢——呃,不!是回饋廣大籃球迷——而舉辦聖誕大戰,逐漸成了全世界籃球迷的精神大餐。

說起聖誕大戰起源,你就不得不佩服美國人(尤其是紐約人)對商業敏感性和天賦,他們總是能以一種驚人的嗅覺和近乎瘋狂的執行能力將球員身上的每一點商業價值都挖掘出來。正是這樣的創意,讓他們打出了“麥肯vs尼克斯”這樣瘋狂的標語。

其實,上個世紀40年代。在那個沒有電視,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有多少人會跑去看現場直播,體育館又能容納多少人?

就像你過春節也不願意上班一樣,那些球員也是人,也不願意聖誕節出來打比賽。所以,這項比賽最早還是吐槽的多。這樣的情況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得到180°大轉彎,不因為別的,就因為那時候曠世巨星邁克爾。喬丹正當紅,四大中鋒四大前鋒也風起雲湧,加上電視轉播技術的成熟,nba全球化日見成效,催生了一系列經典比賽,這個時期也是nba商業價值大爆發的時期,“聖誕大戰”也就成了聯盟每年僅次於總決賽、全明星賽的一道風味大餐。

對nba聖誕大戰這部大片來說,導演就是聯盟制服組,早在賽季開打之前就擬好了劇本。那麼,有了導演,就得有演員,演員按照什麼標準挑選呢?

答案是:大牌,大牌,大牌,還是大牌!

聖誕大戰和賀歲大片選角略有不同的是,nba必須考慮球市。比如,紐約成為聖誕大戰出鏡數最高的原因,就是因為人家是國際大都市啊!像明尼蘇達這樣天寒地凍的鬼地方,連撈個配角的資格都不夠。

既然聯絡到了賀歲大片,那麼該有的元素一個也不能少。怎麼才能夠上大片的檔次呢?

nba資深副總裁蕭華闡述了基本原則:“在聖誕節看nba比賽已經是一項有大約70年的傳統了,我們每一年的目標都是給球迷提供最吸引人的比賽,從兩隊之間發生的故事到彼此之間的交手歷史,從兩支死敵球隊到兩名互相看不順眼的死對頭球員,聖誕大戰一直都是吸引觀眾最多的nba比賽之一。”

首先,頂級巨星是必須的。回顧歷屆聖誕大戰,都少不了聯盟一線巨星,不信查查歷史,要是哪位頂級巨星沒有打過聖誕大戰,都不好意思進名人堂。

其次,商業很重要。

那些斥巨資買下nba轉播的電視機構可不是慈善機構,每年除了季後賽、總決賽和全明星賽,就指望聖誕大戰拉高收視率了。2007年,聖誕大戰每30秒廣告賣到30萬美金,儘管比nfl超級碗還遜色不少,但是已經足夠電視轉播機構賺得盆滿缽滿。據說今年的廣告買到了史無前例的30秒60萬,還供不應求。

廣告費高建立在觀眾多的基礎上。2007年湖人和騎士的聖誕大戰吸引了1200萬觀眾觀看,當年所有聖誕大戰比賽共吸引超過3000萬觀眾收看。有如此龐大的收視群作保證,賣廣告還不跟玩一樣。

說回比賽本身,nba還是要努力在這一天創造精彩的比賽。怎麼才能有好比賽看呢?恩怨情仇、亞軍復仇和歷史宿敵自然是最好的作料。

自從1984年開始,聖誕大戰一直是各種“宿敵”球隊的表演舞臺。這種“宿敵”,尤其是季後賽“宿敵”。一直是聯盟聖誕大戰的主角之一。

“黃綠大戰”和“24vs23”是最近兩年最吸引人的主旋律。再早一點還有“3號小子單挑紫金軍團”。“鯊魚東遊復仇記”等等,這些故事總是能在聖誕節吸引球迷關注,靠的就是宿敵效應。

去年的聖誕大戰,兩兄弟還沒有資格參加,當時聯盟安排的是24vs23的焦點戰役。但是今年,聯盟顯然不會繼續老一套,球迷們會審美疲勞導致收視率下降,況且今年的湖人常規賽戰績並不出彩。雖然8連敗後取得一波連勝,但他們的戰績並不穩定,經常贏幾場輸幾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