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部分

擇?

……

長春觀裡,陳鳴正在看黃州府遞交上來了的縣科局級以上官員的名錄。

這些人很多都是原黃州各州縣衙門裡的衙役小吏。古來造反,殺官的很多,很多民憤極大地汙吏也會被清算,復漢軍也是這麼做的。但一個縣衙少則三四百多則上千人的衙役團體,包括很多的白役,總不能把他們全殺掉吧?

這些人的家眷很多都在縣城裡住,只要不被殺頭的,點了名錄後這些人就成了復漢軍的公務員了。復漢軍對‘公務員’的解釋是——公職人員,在很多百姓眼中,他們還是衙役。

只是復漢軍的朝廷把六房分得更細了。而每一科局,各項職務和職責都有了明確的規劃。

當然肯定不會是所有的衙役都願意給復漢軍賣命,甚至這個比例還很高,即使是那些白役。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總有一些人願意提著腦袋幹這活的。況且陳鳴也沒想著一開始就能有效地統治地方。便是在豫西南的老根據地,將軍府的動員能力也不比當初的滿清官府高。

陳惠是做了多年戶房典吏的老手,對這一點他固然沒辦法瞬間解決,也能清醒的認識到。

根據地的幹部學校,這一年多來學生從最初的二三百人擴張到現在的一千多人,要錢要物,陳惠無有不允,那就是因為他清醒的認識到了將軍府的不足。這還是在復漢軍的老巢呢,在黃州這種新佔的地方,就更是如此了。

如果不是陳鳴在江南也收了不少通曉文書之輩,並且在隨後的日子裡一直在補學《施政計要》,他就是能把湖北打下來,也沒足夠的人去當知縣知府。而且聽人偷偷報信,那些在蘇北之戰後投靠復漢軍的文人,在陳鳴棄江南返回湖北之後,很多人都默默流淚,追悔不已。

“大都督,這黃州府的架子雖搭了起來,但……,以屬下之見,這政令怕是難以出城啊。”柳德昭離開侍從室後,接替柳德昭擔任秘書處處長的汪輝祖不怎麼客氣的對陳鳴說道。這種場面下的黃州府,即使各縣復漢軍政府設有鄉鎮官吏,這些官吏在鄉間也根本沒用。

黃州不是汝州,二下黃州的復漢軍對這裡遠沒有汝州酷烈,甚至還遠比不上南陽。黃州各縣都有大量的鄉紳地主,甚至是一些士紳鄉宦,也大著膽子留在了老家,他們表面上看都只被湖北官府勒索強捐過,而沒有主動地向湖北官府捐納大批的錢糧,或是出面號召組織團練。

陳鳴不在乎這個歷史名人的直言相告,汪輝祖,這可是習、大大都提到過的才人。陳鳴從湖州抓到他的時候,第一眼看到名字就覺得眼熟兒,然後找來他的介紹【履歷】,果然就是那位‘莫用三爺,廢職亡家’的大才。

從二十來歲開始當師爺,至今十四年,除了最初兩年輔助的人是其岳父大人王坦人,不在賓主之數外,餘下十二年轉輾多處,錢糧刑名無不涉略,所佐官員多有升遷者,經驗不是一般的豐富,能力也絕對有保障。

既然知道了是汪輝祖,陳鳴立刻讓暗營去浙江蕭山請了他兩位母親親來。汪輝祖十一歲是父親就病逝,留下一妻一妾,妻是續絃王氏,妾是汪輝祖的生母徐氏。王家雖然窮,但兩位母親仍然鼓勵汪輝祖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功名,光宗耀祖。汪輝祖在十六歲是考中秀才,可惜多次鄉試都未能中舉。

汪輝祖對兩個母親是很敬重的,見到嫡母生母被複漢軍請了來,沒辦法只好在侍從室任職。但只獻小言,如關乎大事,每每閉口不提。就如陳鳴棄江南迴湖廣,汪輝祖就一言不發。

“我本也沒想過立刻就能有效的統轄地方。只搭建起一個架子就行。只要我軍連戰連勝,那些人終歸要跪下的。”

陳鳴不怕地方上無法有效統轄,這點上要是還想不到,在陳家剛剛起步的時候,他就不會把矛頭指向士紳了。遠征軍現在有錢有糧,長遠的不敢說,一兩年裡的運轉還是有的。何況下半年復漢軍也起科舉,總能收到一些人。

等到大軍拿下武昌,復漢軍就兵分兩路捲了湖南湘兵和馬銘勳的川兵。這兩支隊伍,前者雨中行進多日,救援之地武昌又失,士氣必然低靡;後者計程車氣本就不咋高;要打下這兩路清兵並不難。接著就可以大軍北卷,逼阿桂退出鄂北,然後與老根據地匯合了。

武昌之戰,江南江北各路清軍都來的似乎很快,但他們全沒攜帶火炮。跟復漢軍正面對上,勝負不問可知。

跟老巢連上後,魯山方面就能張羅著稱王了,然後就可以舉行科舉了。

復漢軍的科考與滿清朝廷已經舉行的春閨必然是不能相比的,但總的來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