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是出於他自己有自知之明。陳惠很明白自己的本事,處理政務,查一下稅賦,以眼下的情況看他也能勉強做到及格,但要帶兵打仗,不管是他還是陳聰、陳權等等,內心中沒有那股血勇之氣,上了陣也是敗家吃敗仗。

“不錯。這些話說的真不錯……”

陳惠眼光老到,陳鳴的這番演講對眼下的陳家軍很有一番宣講意義。給那些一心向著滿清朝廷計程車紳地主扣上一頂數典忘祖的帽子,實質意義上能起多少作用不用抱有希望,但民間口碑上還能管上點用。另外將陳家軍與千千萬萬的赤窮貧農聯絡在一起,雖然隱隱的將陳家軍立在了士紳地主的對面,但陳家軍必須要正視的一個問題是——士紳地主根本不會跟著他們走。

這不是陳家軍主動要與士紳地主劃清界限,而是士紳地主早早就把界線劃開了。至於將來陳家軍要怎麼辦,強大起來的陳家軍能不能找得到足夠的官員,陳惠還想不那麼長遠,他到現在對於推翻滿清都不抱有太過強烈的期望。從最初一開始,他就是被陳鳴在背後推著前進的,是標準的走一步看一步。

要是陳家軍真的能成事,陳惠也不怕沒人來給自己效力。天底下蒼生億萬,缺什麼都最不缺做官的,當年滿清入關時候,在八旗清兵的刀子面前,不也有大批大批的朱明官員和士大夫無恥的跪舔了麼。陳惠自負手裡握著刀子,就不怕沒有慫蛋。而且陳家軍也能自己培養一批官來。

早在起事前陳家就開始搞學堂,現在的學堂還在搞,而且規模已經更擴大了許多倍。學堂教授的課程也並不再限於原先的工科和簡單的簡筆字,文化方面的短板已經補了上,雖然對於這個時代的文人墨客看來,陳家軍的學堂所教授的知識是那麼的淺薄,和大逆不道誤人子弟。

但皂衣出身的陳惠很清楚,官衙事物真要處理還真用不著什麼四書五經,之乎者也。一本大清律、一本算經,在衙門的日常事務上都比四書五經要有用的多。

他已經組織衙門的胥吏,早早編撰了一本與時俱進的《施政計要》,裡面就係統的講解了一個縣衙衙門日常運轉的方方面面的事情,還統一彙編了履新知縣來到任上必須首先抓住的政務重點。

“這就是清朝版的《知縣到任須知》啊!”

陳鳴還清楚記得明朝時候就有這麼的一本書,專門發給新科進士的,是朱元璋頒佈的規範性法令,其中列舉地方官應辦理的事務有三十一款,號稱是“為官之機要”。免得那些蟾宮折桂的天子門生到了地方上卻兩眼一抹黑,連怎麼提領一縣政務都抓不到重點上,被地方上的胥吏雜流玩弄於股掌之間。

只是要培養出合格的一批人來,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眼下陳家軍控制的八縣地盤裡,當官的都是陳家、高家人,佐官則是由縣衙小吏充任。還明確的點出,陳家軍官職不隨明清,而師法漢唐。官吏不分家。

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彌陀佛

陳家軍又出動了,全面的出動。

向北進攻河南府,向東攻打許州和陳州府,向南攻略汝寧府和南陽府。

他們就像發瘋了一樣,進攻自己所能勾得到的所有地盤。而令人奇怪的是,陳家軍武力上的第一人陳鳴,牢牢的待在魯山,並沒有隨軍動彈。

很多人都用‘自取滅亡’的眼神嘲弄的看著陳家軍,以為陳惠陳鳴父子是混了腦袋了,以陳家軍的實力,就算是打下了地盤也不可能牢牢的拿在手。他們根本就沒力量四下裡分兵防守。

直到郾城的陳二寶帶領手下陳家軍拿下臨潁、扶溝,然後一舉攻克了空虛的許州城,大肆的搶掠了一把各州縣計程車紳大戶後,趕著車馬,載著小山一樣的錢糧物質,原路退回郾城;進入了河南府的陳家軍,也在連續攻克了宜陽、登封和嵩縣三地後,嘗試著打洛陽城不克,牽著牛羊,趕著肥豬,帶著車馬載著錢糧物質,一樣乖乖的回到了伊陽;諸多用嘲笑的眼神看著陳家軍自取滅亡前的瘋狂的人才陡然大悟,這哪裡是姓陳的父子倆發瘋發狂了啊,這是他們有意做的。

陳家軍這麼大南大北大東的橫裡一推,根本不是為了佔地盤,而是要掠奪錢糧的同時減除滿清地方上助力,也打亂了許州、河南府南部、陳州府西部的秩序。

別的方面都不說,就說清兵下次圍剿大軍殺過來,想跟已經被摘掉了頂戴的佛德那樣,方方便便的就打地方徵調車馬人力,甚至是一些錢糧物質,那就是不可能了。

事實證明,陳家軍在北和東兩個大方向上,都是以攻代守,陳家軍並不貪占城池。可是在南面這一路,陳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