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喝酒,只要品味著自己這些年裡受到的那些屈辱,只要品味著現今自己也變成中國人,他們一個個人就也都醉了。
二月十六,朝鮮內附的訊息已經傳來已經三四天了,上海的氣氛不僅沒有降落。反而越發高漲。
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來自全國全世界各地的貨物、吃食堆滿了市場。
左逢聖吃驚的看著市面上豐富的物質,看著那一個個叫囂著大減價、大促銷、大回報的商家。朝鮮內附的喜訊似乎成為了這些商人賺錢的由頭。
這氣氛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過年,辦年貨的時候呢。
左逢聖望著熱鬧的街面,那一條條紅紅的臘肉是他家人最喜歡吃的,出身湖南的左家當然喜歡吃臘肉飯了,大米淘洗乾淨,加適量清水,幾節薑絲,一小勺油,放入鍋中燒煮。臘肉切成薄片,米飯快蒸好時,把臘肉片倒進米飯裡,不需要再配什麼菜了,只是臘肉飯就足以下肚。每次做臘肉飯的時候,他的幾個孩子都能個個吃上三大碗飯。
還有那豔紅翠綠的棉布,入春了,江南的氣溫暖和,也是該扯布作身春裝了。那布匹顏色鮮豔的讓人挪不開眼睛,他真想給妻兒扯上幾尺。還有深色的毛料和絲綿,自己父母都年過六旬了,都沒能穿上過一次像樣的衣服。
嗯,棉布衣服什麼的,只能算平常衣物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像樣的衣服的檔次已經上升到絲綢和毛料上了。而所有的老百姓也自然而然的認可了這一觀點。
很多家裡經濟好一點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