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軍隊中,柳德昭在武昌任知府,陳鳴身邊就剩這幾個人。再有就是黃松、高彥明、陳繼卿這些親戚,他們算是陳鳴的侍從。

“此事有大利。”熊炳章率先點頭,眼睛眨啊眨的精光直冒,但他按下心中一瞬間泛起的波瀾,以事說事,用自己先後在蕪湖和徐州府縣衙門當過師爺的經比較兩地經濟:“棉麻之利倍於農糧,只是民無食不穩,想要生民安牢,糧食是首要之急。湖北乃天下糧倉之地,糧田阡陌,我等既然不愁糧米,改桑麻棉田自然可行。”今年已經來不及了,等到軍功田分割劃下,水稻也都到收割的時候了。且這件事更重要的是……

“殿下所言這軍人合作社確實可行。但宜緩不宜急。此事乃對軍兵大有益之事,殿下也是出於一片好心,即然如此那就應該讓軍功田農莊主動的摻合進來,而不是以政令之法強行捏合。”

ps:今天沒第三章了,下午有事,不到天黑回不來。(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七章 無上利器

“當今天下生民所食之油,葷素間雜。平民所用,又以素油為主。其豆類,包括黃豆、青豆、黑豆、褐豆、斑豆,再以棉子、花生、芝麻、蕓薹、脂麻、亞麻等多種。”汪輝祖掰著手指頭數著,陳鳴等人豎著耳朵聽著。

“軍中將士,作訓刻苦,又屢逢戰事,漢王魯公撫兵優渥,口食之佳,江南中等人家相比亦是不如。不知殿下和在座諸位可否知道,我軍所用油料極多,軍需之處每每有各兵營後勤主官為了一桶素油而爭的面紅耳赤。”

陳鳴等人又認同的點頭,這種情況他們沒有見過也都聽說過,並不認為有什麼不對的。士兵是要用來打仗的,伙食中隔三差五就要見葷,即使只是魚肉,也多用有煎炸,再燉入鍋中。而在民間,食油這東西真不是一般人家有錢吃的。每家每戶也就是過年時候才灌上兩三斤素油,卻也是點燈用居多。

油料之急迫還不僅僅在於遠征軍,留守根據地的兵馬一樣是如此。

“如今數萬大軍匯入湖北,湖北之食油比之江南之地是多是寡?”

陳鳴已經有點明白汪輝祖的意思了。“你是說……”

“今水稻夏收在即,湖北皆廣種雙季稻,殿下不如親自囑咐一二心腹愛將,讓其聯絡一二支人馬,讓士兵與莊田佃戶簽下文書,付之錢糧所需,軍功田莊改種稻為植大豆。等到秋日大豆豐收,榨取豆油,賣于軍中,所獲之豐厚必超種稻。”

“此事只需稍加宣傳,就能傳播四方,為眾軍士熟知也。”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利了,比空口白牙的瞎說有說服力多了。

“天下間多少事就壞在一個急上。殿下在軍中固然是威望深重,但人心叵測,不可預知。”田地才拿到手中,人人都會有一番自己小打算,這個時候就算是陳鳴站出來也會生怨言的。“即使殿下親自出面推廣軍人合作社,依舊難免要生出怨言。且清廷粘杆處未除,若彼輩適時放出謠言惑亂視聽,以我軍名託合作社是假,收田是實,鬧出亂子來,則大不美也。”

用汪輝祖的話說,人得不到的才是更好的,把珍珠捧到人面前,都會有人只把珍珠當魚目,只有讓他們辛辛苦苦的採到珍珠,才會更珍惜珍珠,更懂得它的難得和寶貴。

“有的實利在前,屆時殿下再出面組織軍人合作社,以利益眾人,入者必如過江之鯽。”

汪輝祖話聲一落,連著陳鳴一起就都是點頭。說的有理,理,確實是這個理兒。

“汪先生說的有道理,這天底下的愚昧之人,多的是。就如那強驢,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軍功田系存軍心,關係重大,旦有疏忽就生大患……”

陳鳴要借軍功田這個體系,改糧食種植為經濟產物種植,他的意思更想慢慢匯聚軍人這個團體,引導他們,最後將這個合作社改為股份制公司,組建出幾個大的農產公司。然後再以這些為基礎發展輕紡工業,帶動經濟,也加大復漢軍內部的競爭力。可在汪輝祖等人看來,這卻不是什麼他一時之‘好心’,而是陳鳴要藉以把握軍心的另一個‘手腕’這要這事是成了,這可就等於拿住了士兵們的錢袋子,必然會牢牢地掌握軍心。

陳鳴雖然被‘軍政分離’了,可他出面賣糧食、食油和布匹,那個很快就要被政府推出去的商團裡的商賈,哪個又敢拒之門外呢?買誰家的不是買呢?這東西搞好了甚至可‘做’陳鳴另一隻臂膀。在民生經濟上發揮出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座之人一個出言反對的都沒有,陳鳴根本不知道,就在他低頭思慮的時候,他身邊的幾個人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