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活躍更加襯出我們的沉默。 身和心的 “獨立性”, 是美國文化裡非常強調的, 信奉個人主義的美國文化, 要求社會中每個人都要有獨立的個人意志和思想,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教育就承擔了這一偉大的責任, 獨立從思考問題開始。
耶魯的孩子不分春夏秋冬都穿夾趾拖鞋。 踢踏踢踏地進了教室, 踢踏踢踏地上臺發表演講, 踢踏踢踏地從院長手裡接過畢業證書。 上課的時候一轉頭, 很可能不經意間親吻某人的腳趾, 因為他們特愛把腳架在前面的椅背上, 據說這樣可以促進血液流向頭部, 有助於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 確切地說是提出問題。
剛從國內來的學生很驚訝他們的放鬆, 上課沒個上課的樣子。 中國的課堂太“有樣子” 了, 威儀的老師唾沫四濺, 貌似專注的學生奮筆疾書。 到了美國, 老師可以盤腿坐在講臺上, 學生更是千姿百態。 而且噴口水的主體也換了, 這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 老師只是適時地引導、 控制節奏。 “你們有問題嗎”, “我們有什麼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嗎”, 學生馬上開始坐立不安了。 舉手的, 不舉手的, 嘴巴先動起來, 而且不用起立, 在100人的教室, 學生蹺著腳, 坐著發表意見, 僅靠“前肢” 舞動來增加陳述的效果。 不管自己的觀點是“磚”還是“玉”, 先丟擲來再說。
初來乍到的中國學生, 總覺得這種上課的節奏有壓力。 中國的大學課堂, 尤其是文科, 很大程度上似乎延續了中學教育的模式, 以陳述性的知識 (是什麼) 和程式性知識 (怎麼辦) 為主, 老師也鼓勵提問, 但回應的很少, 教學相長的互動更少。 而美國大學的課堂, 其實從小學開始就更強調策略性知識。 這類研究性的課堂, 以提問和討論為主導。 很多國內的媒體在比較中美教育的時候, 都會強調這個區別, 並將其歸結於意識和文化上的差異。 其實中國的師生也有提問和研究的意識, 但實踐的過程中有很多阻力, 學習習慣、 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