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魚貫而入,蔚為壯觀,引來圍觀者不住的指點議論。
院內,一棟棟小樓正張燈結綵,顯得一派喜氣洋洋。
遠處的街上,隱隱傳來陣陣絲竹之聲。
“……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便到了新年,在船政衙署的廳堂內,站在窗前的林義哲望著船臺上那艘已經日漸成形的新式蒸汽輪船,內心也和船政上下的所有人一樣,充滿了激動和興奮。
由於大量材料都是來自海外的現成品,船政“第一號輪船”的建造過程更類似於在法國造船技師指導下的裝配學習過程,透過組裝來熟練中國的造船工人。1869年2月7日這一天,沈葆楨上便奏朝廷,報告“第一號輪船”的船身已經完工。在報告中沈葆楨用了大量細緻的技術語言,對成果的來之不易做了說明。
“……船材既足,添募省外各匠,加緊課功,所有船脅底骨灰絲縫節,均一律完竣,內骨既成,旋封外板,分嵌鑲,鱗次而上,逐日增高,惟尾脅之際,骨節窪隆,相去數尺,封釘匪易,於是該洋匠等創設木氣筒一座,長約三丈有奇,承以臥架,筒之首尾,各載鐵笠,旁結板棚,安置湯爐一具,湯鍋之側,綴以銅管,通於氣筒,入巨板於筒中,鋦固鐵笠,閉氣而蒸之,歷兩時許,便柔韌如牛皮,然後以釘尾脅,曲折隨心,不煩繩削,辰下外板既封,內板亦齊,船身木工,計已集事,此後分鈐鐵葉,安頓鐵脅橫樑,須加一月之功,佈置輪機,包裹銅片,以及油漆妝飾等事,須加兩三月之功,再得一月,試演駕駛,便可展輪出洋。……”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選!
第四十四章日意格
由於“第一號輪船”的結構是全木質,需要選用大量合適的木料作為船材,然而臺灣的樟木產自深山,難以運出,總工程師達士博於是親赴暹羅購買柚木。1868年10月11日第一艘運木船“華德西樂”號從暹羅運到柚木500餘節,沈葆楨、日意格立刻組織“第一號輪船”的船體施工,然而後續的運木船卻遲遲不至,於是日意格被迫前往廈門和香港的外國船廠商購木料,但是數量極為有限,“雖俱陸續到工,而撮壤涓流,隨到隨盡。”這種捉襟見肘、左騰右挪的日子過了兩個月後,12月4日後續的第二艘暹羅運木船“麻勒阿三丁”號到達馬尾,運來用作船肋骨的曲木270餘節,方木190餘根,以及用作船殼板的柚木板360餘片,緩解了燃眉之急。緊接著,12月10日第三艘運木船“安密俐”號也到達,運來的木料更多,計有曲木1220餘節,方木220餘根,柚木板190餘片,至此船政的木料儲備終於充盈,不僅“第一號輪船”完全足用,還有大量木料可用於後續船隻的建造。木料到齊後,利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第一號輪船”的船體終於完成。事實上,林義哲心裡清楚,如果木料供應及時,“第一號輪船”的建造速度必定會更快。
“鯤宇,你來一下,我這裡有一處不明,你來幫我參詳參詳。”沈葆楨看出了林義哲內心的激動,笑著說道。
“姑父請說。”林義哲來到沈葆楨身旁,接過沈葆楨手中的那本格致書,看了起來。
為了能更好的理解關於造船方面的知識,船政大臣沈葆楨竟然開始自學起了物理(當時稱為格致、格物)來,科舉出身,滿腹聖人經典的傳統官員開始對西方科學孜孜以求,這可以說是一種可喜的巨大轉變。由此也可以看出沈葆楨任事的勤勉。操控如此近代化的工程專案,總理大臣自己如果能夠擁有相應的基礎知識,顯然對於主持大局、監督洋員都有好處。
在閱讀船政所藏的相關書籍時,沈葆楨還上書總理衙門求助,見到如此好學的官員,總理衙門樂得助力,一下子寄來了五套新印的物理書《格物入門》,沈葆楨逐細攻讀,認為“較之前人所輯奇器圖說、近人所刊重學數等書,尤切實曉暢”,申請再下發五套,以便組織船政中國官員學習。在附近船政學堂學生們傳來的英文、法文朗朗讀書聲中,沈葆楨、周開錫、吳仲翔及林義哲等船政官員們不是在那裡吟詩作賦、對月高歌,而是一起在刻苦攻讀物理、高等數學,可以說是現今中國官場上的一道奇景。
在林義哲的幫助下,經過多日學習,現在的沈葆楨已經自修完了這些課程,對西方自然科學的認識也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語。
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