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章

“你是不是覺得我大題小做?不過就是一柄扇子的事情?”宋氏看了眼王望舒,冷聲問了一句。

她見女兒仍舊懵懵懂懂,不免有些氣悶起來。之前,她對李氏發作了那麼一通:一是因為李氏心態與處事上大有問題,不能再叫她管家;二則是因為李氏有意拿著王望舒當槍使,什麼事都要拖著王望舒。偏偏自家女兒卻是全然不知,還傻傻的替李氏說話。

王望舒悄悄打量了一下宋氏的表情,這時候也不敢再梗脖子辯解,抱住宋氏的手臂,低低的認了個錯:“娘,我知道錯了。”打算像以前一樣,撒個嬌把事情糊弄過去。

知女莫若母,宋氏看了女兒一眼,直接就道:“你知道你錯哪兒了?”

王望舒嘴唇動了動,沒能說出話來,只是低了頭——顯然是不知道自己哪裡錯了。

到底是自己的女兒,宋氏嘆了口氣,仍舊與她溫聲說話:“就算你們嫂嫂昨日裡去了晉陽王府一時每回來,可又不是不回來了?等她回來一起挑,豈不是更好?”

王望舒只覺得委屈,被說得雙眼微紅,咬了咬唇,不甘心的辯解道:“我,我們已經留了最好的一柄扇子給嫂嫂了啊。”

宋氏聽到這夾纏不清的話,氣惱之極,語聲也跟著沉了下去,低沉的聲音裡有一種類似刀鋒一般的鋒利:“難不成,你以為你嫂子今日一大早提起這事只是因為扇子?她不高興,是因為她覺得她收到的不是‘最好的一柄’而是‘挑剩下的一柄’。說到底,她要強調的是她身為王家長媳應有的權利和地位。”

王望舒甚少聽到宋氏這般疾言厲色,被說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宋氏卻沒打算就這麼放過女兒,接著道:“以往,有了新的首飾和衣衫,我都是叫齊了你們姐妹幾個一起挑。你兩個姐姐都說要讓妹妹,每回都是你先挑了,然後才輪到她們。倘若我讓她們先挑,她們必然也會把你喜歡的留到後頭,你覺得你會高興嗎?”

王望舒聽到這裡,不覺仰起頭,自然而然的應道:“嫡庶有別,本就該我先挑。”

宋氏端起茶盞喝了口茶:“既如此,無論是扇子還是什麼,都該你嫂嫂先挑——畢竟,她是王家長媳。就算你覺得晉陽王府已然沒落,她一個空頭郡主沒什麼要緊,可她自幼長在宮裡,師從薛老太傅,與皇帝和安樂公主的關係都極好。”宋氏語聲淡淡,卻是一針見血,“說一千道一萬,她姓謝,和皇上同一個姓。如今不比前朝,你一個姓王的自是越不過她。”

王望舒聽到這裡,眼裡的淚水止不住的就流了下來,滿臉通紅,既覺羞恥又覺憋屈。

前朝時,世家與皇室共治天下,王家女尊貴可比公主。然而本朝開國,經過太/祖、太宗、高宗三位皇帝,已然透過科舉而把天下英才握入掌中,皇權日盛,世家卻漸漸走向沒落。

宋氏拿著帕子給女兒擦了擦眼淚,見她確是難過,這才緩和了語調:“好險她是嫁到咱們家裡,也不擺架子,故而大家也只需叫她少奶奶,你也不需行禮,平日裡喊一聲嫂子便是了。若是換了旁的人家,多半是要把她這個郡主給供起來的。”說罷,又轉了話捎,“再說,這回宮中一共給了六柄扇子,宮中來的內侍已經說了,皇上交代了‘多給郡主一柄’,所以......”

王望舒聽到這裡,不必宋氏說,已經明白過來了:一共六柄扇子,宋氏兩柄、謝晚春兩柄,她和王若蓉各一柄。也就是說,原來是沒有李氏的份的。李氏大概也知道這個,這才慫恿她們先挑,李氏自己也能趁勢當不知道的挑了一柄......

宋氏見女兒明白過來了,也沒再多說什麼,替她擦擦眼淚、理了理衣襟,柔聲道:“娘也知道,你一貫是個軟心腸的孩子,若和誰好,便是掏心掏肺的。可如今阿靜嫁到了咱們家裡,是你二嫂了,你就斷斷不能再似以前那般了,自己心裡要有數。若是閒了,多去尋尋你大嫂,和她說說話,學點兒。”

王望舒點點頭,總算是心甘情願的受教了。只是想著自己和李氏這些年的情意,心中仍舊有些鬱郁。她陪著宋氏喝了半盞茶,這才起身回去。

劉媽媽這時候方才輕手輕腳的掀了湘妃竹簾子進來,小心翼翼的替宋氏換了一盞熱茶。

宋氏想起女兒便覺頭疼,不由得揉了揉自己的額頭,嘆口氣:“這孩子,比她兩個哥哥還叫我操心。”

劉媽媽免不了勸一句:“三姑娘年紀還小呢,再大些就懂事了。”

宋氏苦笑一聲,低聲道:“外頭都問起親事了,哪裡還算得上是小?”她眸光一動,似是想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