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3部分

在第一次全球戰爭之前,隨著汽車的出現,各種各樣的農用機械也出現在了田間,從第一次全球戰爭爆發前地二十年,到第一次全球戰爭結束,帝國國內的糧食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催化劑就是戰爭。因為戰爭的需要,大量農民加入軍隊,或者是進入工廠,轉變為工人,而為了保證糧食生產能夠滿足國內需要,帝國在第一次全球戰爭期間就嘗試性的建立了第一批國有農場,透過機械化大生產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農業人口的比例。這確實起到了相當顯著的效果,可是在戰爭結束之後,國有化與帝國的自由市場經濟相牴觸,大量的國有資產被變賣出售,一方面可以減少政府的負擔,縮小政府的規模,另外一方面還可以用變賣國有資產的所得來抵償戰爭期間所欠下的國債。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帝國的農民開始接受機械化農業生產的方式,大型農場出現在了帝國地各個角落裡。

經濟危機期間,很多農場主因為生產出來的糧食作物賣不出去,最終破產,這又引發了新一輪地兼併風潮。雖然在薛希嶽首相上臺之後,出臺了幾部保護農業的法律,但這卻無法阻止農場之間的兼併活動。到戰爭爆發之前,大型農場已經不再多見,更多的是超大型的,甚至是站地數百平方公里的超級農場。

這種農業生產的大變革在很大的程度上使不少的農民破產,並且最終流入城市,由農民,乃至地主演變成了工人,資本家。這看起來很殘酷,可這是必然的發展道路,大規模機械化的農業生產對勞動力的需求降到了最低,並且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解放了更多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得已解放,投入到了效率更高的工業生產中去。實際上,在戰爭期間,帝國能夠迅速擴大工業生產規模,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得益於有大量的農民流入城市,成為了工業勞動力,而帝國軍隊能夠徵收到那麼多的兵力。破產的農民也有一定的作用。

戰爭爆發後,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再次提高,而在實施了戰時配給制度之後,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畜牧業產品,禽蛋。奶製品等食品不再進入市場流通渠道,由帝國政府統一採購,統一分配。這一方面保護了農場主的利益,讓農場主可以最大限度的生產,而不需要擔心生產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同時也保證了帝國有充足的糧食供應。並且透過糧食供應來實施戰時管制制度。

可在戰爭的前兩年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即在戰爭爆發前,帝國的糧食產量僅與國內需求基本上持平,產能餘量並不大,而在戰爭期間,肯定要擴大戰略糧食儲備數量,以應付天災人禍。因此,帝國政府在23年底就出臺了兩項政策,一是參加糧食生產的百姓可以免服兵役,也就是說。不從農業人口中徵召兵員,以保證有足夠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另外一項政策就是,從24年度開始,帝國政府將統一發放糧食補貼,這也是帝國曆史上第一次發放糧食補貼,透過糧食補貼來刺激農場住的生產積極性。以提高糧食產量。

這兩項政策都收到了相當不錯的效果,23年的小麥收成就比22年提高了15%左右,到24年秋收時,稻米,玉米,豆類等重要的糧食產量都提高了一成以上。從24年開始,帝國還陸續擴大了對荒地,特別是適合改為農田的荒地的開墾數量,幾乎以免費發放的方式將這些荒地交給願意參加糧食生產的百姓。同時還提供必要的生產工具,種子。化肥等等生產的設施與物資,以保證生產能夠迅速擴大。而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對新開墾荒地地高額糧食補貼。

透過一系列的政策,到24年的底的時候,帝國的糧食產量實際上已經超過了帝國國內糧食需求的四成左右。也就是說,在戰爭期間,帝國國民的生活,特別是膳食水平與營養水準不但沒有降低,反而還有所提高,這絕對是保證帝國軍民士氣與鬥志的最有效的辦法。這也使得帝國有足夠的糧食拿來提供給出現糧食危機的盟國。

而從25年開始,隨著大量荒地開墾為農田,特別是當時西北地區的一些糧食產區開始生產糧食,帝國的糧食問題幾乎是不存在的。從政府26年度的報告中就可以看出,帝國在26年地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2億噸,而美國同年的糧食產量是8。7億噸。顯然,在農業生產方面,帝國遠超過了美國。

同一年,帝國地糧食消耗量是7。8億噸,德國的糧食消耗量是2。4億噸,波斯的糧食消耗量是1。7億噸,另外盟國的糧食消耗總量是2。9億噸。換句話說,帝國生產的糧食幾乎可以養活同盟國集團的所有國家,如果算上其他國家的糧食產量的話,26年同盟國集團生產的糧食實際上是有節餘的,而且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