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7部分

開始了。預警指揮平臺的遠端雷達發現目標,也就意味著戰鬥的開始。

而這場真正屬於索以兩國首次空戰,則是從費爾康預警機上首次出現密集脈衝訊號後,也隨之爆發。

哪怕電磁干擾依然存在,但是作為電子技術最頂尖的國家之一,無論是索馬利亞還是以色列的預警指揮平臺和戰鬥機本身,都還不至於癱瘓。

預警機上面的電掃描有源相控陣雷達抗干擾能力自然無需質疑,儘管在機群排程上依舊存在困難,但依舊有辦法為戰機提供必要的預警和指揮。

而戰機本身,能夠在複雜電磁環境下繼續作戰的,都必須是最優秀的頂尖戰機,畢竟作為對手的雙方都不是吃素的。

與費爾康相隔超過五百公里外的嘹望者Ⅱ預警機上,所有的機組人員在電磁脈衝之後,都瞪大了雙眼,不敢有任何的大意,特別是雷達監視人員,全神貫注的在干擾中的雷達影象中尋找目標。

幾乎在轉眼之中的瞬間,幾組脈衝訊號被雷達監視人員發現,並且在值班上尉的情報核實下,戰鬥號角再一次吹響。隨即第一航空師第113戰鬥航空隊的四架阿波羅戰鬥機,便透過戰術指揮系統,由第三方的排程指揮官下達命令,透過基地的資料鏈系統迅速將敵情傳送給這四架阿波羅,並且幫助戰機規劃最合理的攔截距離和最佳空域。

第113戰鬥航空隊是第一航空師第11航空聯隊麾下黃金騎士大隊中的近戰航空隊,雖然整個編制中只有四架阿波羅戰機,但卻是整個第一航空師中排名前三的近戰航空隊。

接到命令的四架阿波羅戰鬥機,第一時間全部開啟加力燃燒,月光倒映的亞喀巴灣海面上,四架戰機帶著淡淡的藍色尾焰如流星般的飛掠過天際,撲向攔截空域。

其他戰鬥航空隊此時也都紛紛接到命令,開始朝著各個空域集結。

以此同時,以色列方面依舊停留在天空中的九個中隊戰機,也開始佈置防線,整個防禦高度從一萬米到兩千米之間,梯次展開了九個機群,為了就是便於對敵進行多層次、多梯次的攔截。

此刻不管是紅警飛行員還是以色列飛行員,熱血已經開始沸騰,儘管無邊的黑夜對每一個飛行員來說。危險性高了會很多,但這並未打消他們內心的鬥志。

白天可以帶來近距離格鬥下的視力輔助。也不會因為發射導彈也導致眼睛的盲閃,也不需要完全依靠儀表來進行空戰。可以透過目視來休整目標實際情況,也可以更加容易發現來襲的導彈。

但是對雙方來說,黑夜是公平的,無論帶來了多少不利問題,都是雙方都需要面對的。

在他們眼中,現在的念頭只有一個,擊落更多的敵機,為自己的戰績表上多鑲嵌幾個金星,讓自己的座駕能夠塗上更多的擊落記錄。

所有人都想要成為王牌。紅警飛行員們也都適用於,畢竟當初從二戰制定的王牌榮譽,在現代的空戰模式中,想要成為王牌的難度提高了很多,但卻一直都未打擊到所有人的雄心。

而這場空戰,許多便是紅警王牌飛行員和以色列王牌飛行員的較量,以色列空軍王牌飛行員數量42個已經是極高的數量,而索馬利亞這邊也不差,多年的戰爭下來。也誕生了幾十個王牌。

這些王牌除了海軍的之外,幾乎都集中在第一航空師,其中第113戰鬥航空隊中就有兩個是王牌,都是從當初黃金騎士大隊中的佼佼者。

為了迎接數百架戰機的廝殺。不管是索馬利亞還是以色列的飛行員,現在都在做相同的事情,為導彈接通電源。進行導彈發射的預熱。

眼睛則是不停的觀察這黑幕下的雷達螢幕,尋找屏顯上的脈衝訊號光斑。而每一個訊號上的出現,就等於一架敵機被雷達發現了。

不過。不管是哪一方都沒有著急攻擊,複雜的電磁環境下,超視距空戰下,都必須依靠預警機對導彈進行中距引導,才能夠保證命中率。

否則依靠導彈尋找目標,哪怕目標就在導彈引導頭的軸線範圍內,也容易讓導彈自我丟失目標。如果使用預警機進行中距引導,設定好導彈的飛行諸元,在接近目標後再進行導彈的自我引導,從而讓導彈在近距離下鎖定目標,才能夠保證在複雜電磁環境下,導彈的最佳命中率。

正在不停休整航線的雙方戰機,隨著時間的過去,戰爭的較量也正式開始了。

率先做出攻擊的是第113戰鬥航空聯隊中的領機,編號黃金騎士八號的王牌座駕,阿波羅戰機的導彈艙比起黑鷹戰機甚至猛禽或者T…50、J…20的都要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