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然。這也要得益於李嵐的統一指揮,也只有他的指揮,所有的光陵坦克才有如此一致的攻擊,否則絕對不可能協同到如此默契的程度。
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或許一道鐳射攻擊奈何不得,但要是這種攻擊乘以一百,誰都承受不住。
而鐳射強大的另一面是防空上的優勢,光是迄今為止發現速度最快的,鐳射防空反導。幾十年來都是世界軍事科技領域重點研究的物件。
索馬利亞聯邦各地密集的光陵塔,起主要能力就是防空反導,而上戰場的光陵坦克,除了能夠擔負地面作戰任務之外。也擔負著防空的重任。
然而防空武器都不是絕對的,特別是戰區防空任務,往往需要好幾層的防空網路。
從區域防空導彈、近距離防空導彈、彈炮合一的超低空防空。往後就是鐳射防空。
鐳射防空有著反應速度快的特點,十分適合針對那些快速超低空突防的巡航導彈或者轟炸機。
B…1轟炸機是一款超低空突防的轟炸機。最新的型號也擁有低空超音速突防的能力,這也是聯軍為什麼派遣這款戰機來支援戰場的原因。
對付這種空中來襲的目標。許多防空導彈都存在反應速度跟不上的問題,而且作為最後一層防禦力量,履帶式的彈炮合一防禦系統,也難以對這種來襲的目標進行攔截。
所以李嵐便第一時間轉換光陵坦克為防空,光陵坦克的防空能力,當年就進行過實戰,十分穩定的攔截下來襲超低空巡航導彈,跟蹤目標上,反應速度是所有防禦武器中最強大的。
兩架B…1轟炸機如果不加以制止,所造成的破壞足以讓前線進攻部隊直接癱瘓,聯合攻擊彈藥可以毀傷大量的地面部隊。在這種無遮無攔的荒蕪地帶,其攻擊效果會有很好的提升。
光陵坦克團並沒有李嵐失望,兩架B…1轟炸機上的駕駛員,在鐳射的攻擊下,便立即遭到了嚴重的傷害,機頭上的大量電子裝置,在鐳射的攻擊下,也相機癱瘓。
駕駛員和大量的電子裝置受損,轟炸機也失去了自行飛行能力,本就是超低空突進,結果就一頭扎進了沙漠,下場自然是很悲劇了。
兩聲劇烈的爆炸,恐怕就是塞得港都可以聽得到。
前來支援的轟炸機還為投彈就被幹掉,這對聯軍計程車氣是不小的打擊。
而且兵力優勢還是在索馬利亞這邊,很少打過這種富裕仗的傘兵一師,進攻起來也就更加賣力了。
控制檯內,李嵐已經結束了對光陵坦克團的指揮,接下來的戰鬥,只要傘兵一師正常發揮,這支從美軍基地出來的部隊,就基本上回不去了。
抽出時間,李嵐便立即在埃及境內開始進行大量的防禦武器建設,他答應過塞西,一旦塞西選擇索馬利亞,就會全力幫助埃及防禦。
他從來就不是一個食言而自肥的人,既然答應了人家,自然也要做到。
立即停止索馬利亞聯邦各地的防禦建設,然後將所有原本計劃修建在索馬利亞聯邦境內的防禦武器,全都選擇修建在埃及各個重要的城市周圍。
其中以防空導彈陣地作為主要的力量,然後又沿著蘇伊士運河兩邊,開始修建哨戒炮等地面防禦武器。
在基地的加速下,修建這些東西現在也都廢不了多少時間,但會成為攔截來至地中海方面的第一道防線。
接下來。李嵐又在埃及幾個城市的周邊,修建了戰車工廠。到時候部隊所有的彈藥補給,完全可以從這些戰車工廠獲得。對後勤來說,負擔就會瞬間輕了近半。
這就是他需要埃及的另一個地方,就近補給,前線作戰的物資都沒有近距離獲得,就好像中東的部隊,可以就近得到補給,完全不需要任何複雜的運輸。
今後,李嵐還打算把戰車工廠,修建到戰場的前線。所有的彈藥都可以在身邊領取,就好像是在本土作戰一樣,完全不需運輸彈藥的後勤部隊。
目前他的計劃就是把埃及打造成為戰爭的前沿補給基地,一邊可以支援沙特,一邊還可以支援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非洲北部戰爭。
這要取決於北約聯軍何時敢登陸非洲北部,開闢新的戰場。
如果有時間,李嵐還打算把奈及利亞等周圍國家,也都變成後勤補給基地,讓前線作戰的部隊。徹底沒有後勤壓力。
就在他開始為戰車工廠尋找合適的修建地點時,娜塔莎拿著一份報告走了過來,在他耳旁說道:“11號基地周圍,發現敵情訊號。”
“讓禁衛部隊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