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任務的日本軍艦,隨時支援美軍方面的反恐軍事行動。必要時,日本還承諾美國,日本將會派遣自衛隊,參加海外反恐軍事任務,為全世界的和平事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這份宣告中,日本甚至還出資,幫助美軍擴建位於肯亞的軍港和機場。
在肯亞曼達灣海軍基地,美國海軍工程兵營正在擴建機場跑道。該機場原是美國耗資1000萬美元建造,這一次的擴建由日本人買單,一旦建成,能使大型運輸機在惡劣氣候條件下起降。目前。1200名美國士兵和擴建的承包商已進駐這個基地。
曼達灣海軍基地建設是美國加快非洲軍事部署的冰山一角,據美國非洲司令部官方網站近日報道,該司令部正大力支援非洲夥伴國後勤能力建設。提高其執行反恐與維和任務的能力。
自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初公佈針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新戰略以來,美國非洲司令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旨在強化其在非洲的軍事存在。而如今,這種加強軍事戰略。卻得到了全新的體現,這個原本只是簡單的機場,現在計劃拓展三倍。
另外,美國陸軍司令部確定將在東非再增加兩個旅級部隊,這兩支旅級部隊的到來,將會使已經在東非已經有三千多人的美軍部隊,一口氣增加到八千人。
據東非國家媒體的報道,美國很早就已經在衣索比亞和肯亞以及吉布提投資數億美元,裝備和培訓三**隊打擊極端武裝。迄今,美國已經幫助非洲25個國家培訓了20萬士兵。
法國《非洲週刊》刊載題為《美國在非洲的秘密戰爭》的文章稱,美軍加強在非洲的軍事力量主要是便利於其對奈及利亞“博科聖地”、基地組織北非分支、烏干達“聖靈抵抗軍”。不存在針對第三方國家的事實。
然而面對美國大舉進駐部隊,非洲輿論對上述說法多有質疑:美國加快非洲軍事部署的底線在哪裡,是在維護和平還是在製造戰爭?非洲是否需要這樣的軍事存在?
南非《每日標新報》認為,美國正在玩一個危險的遊戲:一方面,美國有意誇大非洲的恐怖危險,將非洲本土問題擴大化、嚴重化。非洲大部分極端組織只有本地訴求,沒有全球目標,對美國利益並不構成直接威脅,美國是在借反恐之名加大對非洲的影響。另一方面,美國反恐影響到非洲國家人道主義援助與和平建設,許多非洲國家來自美國的僑匯已經減少。
非洲領袖網站認為,美國在非洲的反恐對於非洲國家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它們害怕美國借反恐名義留駐非洲,強化其軍事存在。
不少非洲媒體和網站也對美國增強其在非洲的軍事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稱美國此舉存在有三重目的:既用來反恐與維和,也用於干預非洲國家的內戰與地區衝突。美國以前在非洲反恐主要圍繞著自然資源產地和運輸線展開,確保美國的壟斷權和優先權。但是,美國在中部非洲一些國家增強軍事力量的同時,也賦予了這些國家對剛果(金)的軍事幹預能力,加劇了剛果(金)東部衝突,危及到非洲大湖地區的安全。此外,美國增強非洲國家軍事力量是以犧牲民主政治利益為代價的,這與美國標榜的所謂民主原則背道而馳。
第三點則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美國一系列的軍事舉動,都在直指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那就是索馬利亞已經被美國的大軍包圍。
印度洋上,美國已經派遣了布什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和第五艦隊的林肯號,組成三航母戰鬥群。大西洋艦隊的許多艦隻也有朝地中海彙集的趨勢,而最引人注意的是,美國另外三艘航母都出現在大西洋,其中一艘已經進入地中海,另外一艘遊弋在直布羅陀,還有一艘正在英國周圍晃悠。
陸地方面,美國在肯亞、衣索比亞方面的駐軍,也完成了對索馬利亞的包圍。在北方的吉布提,法國和義大利的軍隊也在暗中不斷的增加。法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以及義大利的航空母艦,也來到了亞丁灣,與兩國在亞丁灣的護航艦隊完成了匯合。法國和義大利方面,也組成了一支由四艘兩棲攻擊艦為主的兩棲作戰艦隊,隨時可以透過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
而美軍的兩棲打擊大隊,原本駐紮在東亞的大量兩棲艦艇,也都逐步離開了原來的駐地,跟隨他們消失的是,駐紮是日本的美軍第一海軍陸戰師中的兩個陸戰團。
這一套組合拳接連使出之後,美國人似忽覺得殺傷力有些不足,為此在造勢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為軍事部署調動打上buff。
先是美國拿出不少“證據”,在東非國家中,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