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有了。
“所以我現在最欣賞兩句話,一句是丘吉爾先生對遭受重創的英國公眾講的話:‘Nevernevernevergiveup!’(永不放棄)另一句就是,‘滿懷信心地上路,遠勝過到達目的地’。”
馬雲從摔倒之處爬起來,舔幹血跡重新上路了。1997年,當馬雲離開中國黃頁時,外經貿部對馬雲說:到北京來吧,來這兒你能幹得更好!於是也就在這一年,馬雲帶著自己的創業班子遠走北京,加入了當時的外經貿部,繼續開發網上貿易站點。
就這樣,馬雲在北京租了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間,沒日沒夜地幹活,給外經貿部做網站,讓外經貿部成了中國第一個上網的部級單位。
馬雲當時的確做出不小的成績,所以後來他敢於在任何場合口出狂言:“我做阿里巴巴網站不是不能賺錢,而是不急於賺錢!”
外經貿部另成立了一家公司—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由馬雲組建、管理,馬雲佔30%的股份,外經貿部佔70%的股份,不過實際上馬雲一個月就幾千元的工資,其他什麼也沒有。長期以來,馬雲發現很多事情在政府的編制裡很難做,存在著許多說不清的問題。儘管那時,提起馬雲與外經貿部的合作,人們都說那是中國的“夢之隊”,但事實上是怎麼一回事連馬雲自己也說不清楚。
就在這不清不楚的尷尬境地中,不甘心受制於人的馬雲天天都在思量著一個問題:下一步該怎麼走?馬雲所面臨的無非是兩條路:留在北京,或者離開北京。若留在北京,機會倒是有,比如當時的新浪和雅虎都希望馬雲加盟,但馬雲認為北京的網路太浮躁,很難成事;況且他已經受夠了在政府企業裡做事時條條框框的束縛、磕絆與畏首畏尾。馬雲敏感的直覺告訴自己:中國的網路形勢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全世界網際網路高潮馬上就要到來,留在政府裡對不起這千載難逢的良機。
在經歷了一番內心的痛苦掙扎與拷問之後,馬雲又一次做出了他人生中頗具里程碑意義的決定:南歸。
就在馬雲做出決定的那一夜,他約齊了團隊的所有人,這些人一直跟著馬雲(以前在杭州、之後在北京)出色地工作。然而在馬雲宣佈他的決定時,幾乎所有的人都驚呆了。馬雲對他們說:“我給你們三個選擇權:第一,你們去雅虎,我推薦,雅虎一定會錄取你們的,而且工資會很高;第二,去新浪、搜狐,我推薦,工資也會很高;第三,跟我回家,只能分800塊錢,你們住的地方離我5分鐘以內,你們自己租房子,不能打計程車,而且必須在我家裡上班。你們自己做決定。”馬雲給了他們3天的時間做決定。
眼見著這些人陸陸續續走了出去,馬雲並沒有後悔自己的決定,他依然十分堅信自己的選擇。3分鐘過去了,團隊的所有人又走了回來,他們對馬雲說:“馬雲,我們一起回家吧。”
那一刻,一向堅強的馬雲流淚了,他感到一股暖流在身上湧動。也就是那一刻,馬雲對自己說:朋友沒有對不起我,我也永遠不能做對不起朋友的事情!我們回去,從頭開始,從零開始,建一個我們這一輩子都不會後悔的公司。
在北京工作的14個月裡,馬雲從來沒帶這些人去玩過。於是臨走前,馬雲決定帶團隊去長城玩一次。第二天馬雲和他的團隊逛長城。來北京都一年了,大家總是在工作,從沒有痛痛快快地玩一場,除了馬雲陪楊致遠去過一次長城之外,大家都沒有去過。走在長城上面,大家的心情特別沉重,沒有人能想通自己做了那麼多,為公司贏利那麼多,卻一分錢都沒有賺到,連在北京的立足之地都沒有!記不清是誰,他們中的一個人突然號啕大哭,對著長城大聲喊:“為什麼?為什麼……”
在離開北京前的最後一個晚上,馬雲和這十幾個年輕人聚在北京的一個小酒館。那天晚上下著很大的雪,眾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一起抱頭痛哭,最後唱起了《真心英雄》,唱完《真心英雄》就唱老歌,一首接一首,這群走南闖北的漢子們都回避著“離別”這個對他們來說太過沉重的詞語。許多人都不記得那天晚上馬雲到底說了些什麼,也不知道第二天開始將要面對怎樣的生活,但是那個晚上,酒是熱的,心是熱的,歌是熱的。大家就記得唱一個晚上的《真心英雄》。許多年以後,這首歌伴隨著阿里人度過了許多危難的時期,比如第一次網際網路低潮,比如“非典”。只要阿里人一聽到這首歌,每個人的心頭都會掠過一幕幕的鏡頭,那首歌也許代表了阿里巴巴的一種精神。無論是誰,只要是阿里人,在最困難的時候只要一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