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樣子。
“兄乃王佐之才,以前是弟有眼無珠了。”趙薈嘆道。
“……?”龔香高深一笑,跟他進屋。
送上兩杯酒,趙薈開始跟龔香推心置腹。
龔香聽了一陣,大概懂了。就是趙薈覺得他二人都是生不逢時,都沒碰上姜氏出個好大王,當然,龔香的運氣比他還是好一點的,至少他碰上的這個姜旦屬於不找事型的大王;趙家當年碰上朝午王,那是名不正,言不順,心還不定,哪哪都有一堆問題,趙薈說到痛處,起身大罵朝午王,他是真覺得趙家就是被朝午王給毀了的。王不賢,如何要求臣忠?王不智,如何能讓臣心服?
如果是個好一點的大王,不必太好,只要是現在這樣這個,趙家都不會落到如今的下場。
龔香一邊聽一邊點頭,嗯嗯嗯,你說的都對,然後問他:“要過年了,鄭王還沒提送糧的事,不知鄭王是不是打算賴皮?賴過今年,明年再談?”
趙薈立刻清醒過來,道:“我打聽出來的是鄭王已經決定要送糧過來了,但要求是魯國要給錢。”
“給多少?”龔香問。
趙薈說,“這個,可能還不止是錢的事。鄭國最近麻煩很多,你知道嗎?燕國買糧不成,竟然明搶起來了。”
龔香做震驚狀:“怎麼會有這樣的事!”
第380章 雄兵百萬
龔香去見趙薈,把一個稱得上是好訊息的訊息帶了回來。
之前姜姬引燕人入鄭搶劫; 說實在的; 沒抱太大希望。她希望燕人能給鄭人造成一點麻煩,但沒覺得燕人真能闖出什麼禍來。
但燕人還真就做得超出所有人的想像了。
據趙薈說; 燕人搶劫這件事很順理成章的被鄭人接受了。因為鄭糧漲價; 燕人買不到足夠的糧食; 索性就化商為匪,搶之!
漆四的兒子; 漆離有幾分將才,他自家帶了七千精兵,到了鄭國後; 籠絡住了許多鄭國流民強盜,約定有飯一起吃,靠著這個響亮的口號; 他們橫掃諸城,幾乎從無敗跡。
“從沒敗過一場?”她不信。
龔香信啊,他道:“我記得公主不是交待將軍的人,打得過就打; 打不過就跑嗎?”漆離的人一見打不過; 可是半點英雄包袱都沒有,跑得可迅速了。
“……”姜姬茫然道:“他們兩夥人聯合了?”所以才這麼互通有無?
龔香搖頭:“這個倒是不知道。”
據趙薈說,這一夥突然出現在鄭國的燕盜十分可惡!他們時而聚沙而堆,隨隨便便就叫上十幾萬人圍城,給糧才走; 不給糧就不走。
時而又化整為零,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搶,大到城池塢堡,小到鄉鎮村落,甚至還專門守在城門口,專等坐馬車出來的人,綁了以後就把空車加不知所云的要糧信送回城中。
更有一次,不知是漆離還是姜武的人出的點子,竟然找到了某一家的祖墳,然後就公然拿祖墳勒索,結果城裡的人接到信就氣瘋了,點兵出來要把他們殺光,這些人轉眼跑了個一乾二淨,連根毛都沒被人抓到。
現在鄭國是燕盜、鄭盜、野盜等各種盜賊大集合,不抓住人問一問祖宗來歷都搞不清抓的人是什麼來路。
由於來源複雜,鄭人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大城還有一戰之力,小城只能認慫,不管哪邊的大爺來勒索,都只能給糧,提都不敢提“打”這個字。
姜姬聽完突然明白一件事!正如不是所有的世家都有錢一樣,也不是所有的城都養得起兵!
她轉頭問龔香:“魯國有多少城是沒有兵的?”
龔香搞不清她怎麼聽著鄭國的趣事又想起魯國來,只聽她發問就叫他膽戰:“公主知道以後,意欲何為?”
“現在還騰不出手來。”她想了想,龔香一口氣還未松,她就道:“我打算讓姜武在各城駐兵。”
好處多多,駐紮在一城的兵,當然要由這座城來供養。這樣她日漸窘迫的國庫就可以放鬆一點了。
一座城裡連兵都養不起,可見世家疲弱,那撤換這座城中的官員想必會容易很多。
“就算不撤換,添一個監理一類的官員下去應該也不難。”她道。
龔香聽著,問:“公主一直想對國內各城動手腳,我能不能問一問,公主到底想讓各城變成什麼樣呢?”變成什麼樣?
當然是都聽她的話啊。
她站起來走向殿內那面巨大的紙牘,上面星星點點的城池,現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