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如果現在沒有姐姐,他都不知道自己能在大王的位子上坐幾天。
他是越來越不喜歡那些只會在宮中說廢話的人了。
段青絲看到大王的神色變得舒緩了,鬆了一口氣。
今天又有一個“忠臣”跑來找大王,給大王出主意怎麼從龔四海和姜武手中把“王權”收回來。
他的主意是:先讓摘星公主出嫁。事先可以先試探一下,給摘星公主插笄,公主插完就該大王戴冠了,大王一戴冠就是成人了,就可以奪回王權了!!
段青絲在旁邊聽著,覺得如果不是這人的第一步是拿公主去試探龔叔叔的話,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但誰叫他第一步選的是公主呢?
他已經授意明天早晨這個人進宮時讓侍衛攔住他了,就隨便栽一個衣冠不整不得面君的理由就行了。
他是王前值日,還有個人人都知道的雅號“青絲夫人”,攔個把人進宮完全是小菜一碟。
這種仗勢欺人的感覺好痛快啊!
……希望公主得知此事後,不要怪罪他在旁邊也聽到了此人的狂言。
說實話,如果當時他沒有把那人給帶下去,他都害怕大王會叫殿上侍衛過來把這人給拖下去。
這樣一來,這件事就變嚴重了。
關於大王戴冠的事,確實一直都有人提起。
縱使大王現在每天都在殿上見人,殿上諸君也一直都在議論國事,但不能迴避的是……大王確實沒有在處理政務。
現在國中有兩位大夫,龔大夫,姜大夫。
其中姜大夫是個擺設,現在每天都帶著一隊兵滿城轉圈。
而龔大夫身邊還有另一個龔四海,兩個龔氏,似乎“把持”著魯王與魯國。
另有一個姜大將軍,最近時常上殿,雖然沒有怎麼發言,但大王明顯對將軍有些畏懼之色。
目前的魯國宮廷,文武之間勢均力敵。
大王已經迎娶王后,也難怪公卿們開始企圖“幫助”大王奪回王權,重振雄風。
他們之前鼓動田博士上殿,不料田博士前腳閉關修煉,田博士的家人中突然就冒出許多“罪人”來,都被姜大夫“路過”時發現,抓進羊圈,等人交錢贖罪。
田家就成了驚弓之鳥,不像之前跳得那麼高了。
公卿們一計不成,又跳出來一計。
但這一計也是成不了的。
不過以後這種事會越來越多,大王是躲不掉的。
段青絲想到公主和大王未來可能會有的爭鬥就渾身發寒。
魯國現在蒸蒸日上,一旦大王與公主爭鬥起來,只怕魯國現在的國勢就會被打斷,如今的一切美好,都將煙消雲散。
球賽之後,姜旦回到行宮時身邊就又多了幾位健足,這些青年都勇壯非凡,讓他心喜不已。
在行宮門口,有一行人在道旁避讓。
姜旦本來根本沒放在心上,結果卻有一個高聲道:“喬小君見過大王!”
“趙薈見過大王!”
兩個人爭先出聲問好,又都是深揖到地,姜旦跨下的馬不停,只是對段青絲指了一下:“你去吧。”
段青絲撥馬迴轉,去見這兩人。
趙薈和喬小君都是前來求見姜旦的,可惜大王不在宮裡,門前侍衛不肯放他們進去。他們等了很久,等到黃昏了才看到大王一行人回來,怕再錯過大王,只得高聲呼喊。
但大王只是看了他們一眼,指了個近臣過來就徑直進去了。
宮門在大王帶人進去後,緩緩關閉。
段青絲下馬,很有禮貌的扶起二人,代大王還禮,問這二人姓名、來意,然後分別致意,卻絕口不提大王什麼時候才能見他們。事實上今天那個人惹惱大王之後,他幾天內都不會有好心情坐在殿上了,只怕會一直跑出去玩,今天又得了幾個好手,明後兩天估計都會去踢球。
他是代表大王來的,話說的很漂亮,姿態放得很低,聽說喬小君是從鄭國剛來,還請他去段家住。
至於趙薈,他也說改日親自登門請趙薈去見大王,至於這個改日是哪一日就只有天知道了。
喬小君有些心急,因為他去見龔獠,結果吃了閉門羹,但鄭王準備賣給魯國的糧食已經又乘船而來了,他是提前過來談價錢帶收錢的,之前幾次交易,魯國對鄭王提出的錢數都是二話不說直接同意,上一次沒收到糧食就先讓他把金餅帶了回去,鄭王大喜,對喬小君也是讚賞有加,這才趕緊又從各城搜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