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烏蘇雅輕輕的嘆了口氣,道:“罷了,不想留在我身邊的我也不想強留,我雖然答應紅綾等她到了年紀便讓她跟平安在一起,可是卻沒說給了給她賣身契,她既然想要賣身契,這些年還是要盡心盡力的伺候我的,這樣便也夠了。”
想要的越多,得不到的時候失望才會越大,烏蘇雅是一直看好青羅的,可是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卻讓她對青羅起了疑心。
因為還在皇后的喪期裡,皇帝又與皇后感情頗深,京城裡達官貴人們的這個年都過的小心翼翼,生怕太過熱鬧會招來皇帝的不悅,以至於整個年節都冷冷清清的,便是送禮也都是悄悄的來悄悄的走,好不容易過了皇后的喪期,邊關又來了訊息,韃靼趁著新年開始搶劫邊界村莊,已經有好幾個村莊被洗劫,直至訊息傳來,還不曉得有多少村莊受了災。
皇帝收到八百里加急大為震怒,連夜召集眾大臣商議剿滅韃靼的事情,恰好當日太后給侯府送去了小定,兩方徹底過了明路,皇帝像是曉得了這件事,一晚上都沒有給薄非陽好臉色看,眾大臣又想不出剿滅韃靼的辦法,皇帝盛怒之下命令薄非陽立刻帶兵出征,還下了死命令,不剿滅韃靼不許回京。
這個訊息還沒等薄非陽回府,便傳遍了京城,紅綾還沒有高興幾日,眼看著平安便要跟著薄非陽離京上戰場了······
“此事當真?”太后正與百里駿、安平公主以及成親王說著婚事,便聽打探訊息的祝媽媽說了這事,面上一喜開口問道。
“千真萬確,現在皇上還在給薄侯訓話,聽說皇上只給了薄侯兩日的時間讓他集齊兵馬,等兵馬一到齊,便要即刻離京。”祝媽媽篤定的說道。
“這真是太好了!”太后喜形於色,轉頭對旁邊的百里駿道:“你聽到了嗎?哀家給你定的這門親事果真沒有錯,薄家雖說不是個世家大戶,更不是書香門第,可是薄可萱倒是個旺夫的,等薄非陽帶兵一出京城,皇帝身邊便徹底沒有了依傍。”
之前太后也的了訊息說是皇帝有意把薄非陽趕出京城,卻以為他只是說氣話,沒想真有,真是老天爺也在幫著她了。
百里駿抬頭看了太后一眼沒有說話,耳邊便傳來安平公主的聲音:“本宮今日進宮的時候便覺得氣氛不對,原來朝堂上真出了大事,這麼晚了皇上還招了這麼多大臣來商議剿滅韃靼的事,看來事情的確緊急。”
“北方的韃靼部落是皇上的一塊心病,皇上早就計劃著要剿滅了,沒想到會在這個時候出兵討伐,兩日之內能在京城集結的兵力只怕不多,出了京薄侯定還要調動兵權。”成親王也開口說道。
“最好是把京城的軍隊都調走,這樣一旦哀家把訊息傳給你舅舅,等你舅舅帶兵上京,那老七這個皇帝也算是做到頭了。”太后高興的轉頭對百里駿說道,見他依然是一副不甚關心的樣子,來了脾氣,捏著碧璽佛珠往椅子上一拍,喝道:“你這個時候還在猶豫什麼,這麼好的機會你不好好把握,只怕將來再想尋也不會有了。”
百里駿抬眼看了太后一眼,才開口道:“只怕事情沒有這麼容易,朝廷現在還有不少皇上的親信,不管怎麼樣京城的禁衛軍是不可能被調出去的,再說就算舅舅帶兵入京,路途遙遠,說不得薄侯得了信會調轉回來救援,到時候舅舅的兵馬便被合圍其中。”
“皇帝這個時候把薄非陽派出去,定與你的婚事脫不了干係,現在皇帝已經不相信薄非陽,下的死命令無非是想辦法奪他的兵權,薄非陽又不是傻子,難不成不明白自己支援哪一邊對他更加有利嗎?”太后不甚在意的說道。
“皇后一死,老七這個皇帝也不會做了,這一個月來,朝堂上的那一幫子人,打殺了一批,嚇唬住了一批,又打壓了一批,就連把他碰上寶座的那幾個功臣也罷免了幾個,他現在是打算下死手整治朝廷了。現在皇帝已經對薄非陽起了疑心,薄非陽的手上又握有兵權,正好韃靼這個時候來犯,他還不趕緊把眼見著已經跟他不是一條心了的薄非陽支出去?沒有剿滅不得回京?依哀家看皇帝是刻意把薄非陽趕出去的,京城到北邊就是日夜兼程也要大半個月的時間,加上那些個韃靼神出鬼沒,想要徹底剿滅韃靼必定需要不少時日,到時候皇帝再因為薄非陽沒有完成任務為由換一個將領領兵,這樣便名正言順的把薄非陽手上的兵權奪了過去,薄非陽手上沒有兵權倒是其次,只怕想要回京也難了,這一點我們能想到,薄非陽自然能想到,他好不容易拿腦袋換了功名,這才幾年的時間皇帝便開始對他產生了懷疑,難道他就不寒心?相比之下,投靠我們才是他最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