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4部分

著城牆的各處缺口,用灰瓶、金汁、萬人敵和霰彈,打退了登州軍的兩次突擊。

在濟南城牆被炮彈砸得大面積坍塌,再也無法據守之後,這些鄉勇又退入城內街坊,在巷戰之中跟登州軍周旋了一天一夜,利用複雜的地形,成功延緩了登州軍的猛烈攻勢。剛剛新官上任的第二任大清濟南知府,甚至還派遣使者悄悄出城,聯絡附近鄉下潛伏的地主團練,企圖偷襲登州軍的營地。

最後,忍無可忍的陳新下令火攻濟南城,偏生在這時候卻下了一場瓢潑秋雨,使得火攻之策失效,而守軍計程車氣也更加高漲,以為自己得到了上天保佑,繼續在殘破的街巷間頑強戰鬥……

這場慘烈的城市攻防戰,一共持續了整整五天五夜。待到新任大清濟南知府懸樑自盡,府衙屋頂上的最後一面旗幟被砍倒之時,整個濟南城已是遍地殘牆瓦礫、處處焦痕濃煙,七零八落的屍首堆滿了街道,其場景簡直宛如地獄。而陳新大帥在破城之後的大清算,更是讓剩下的地主縉紳也多半被吊上了樹丫。

然後,在攻陷了濟南府之後,登州軍的攻勢也再次達到了極限,使得山東戰場再一次沉寂了下來。

※※※※※※※※※※※※※※※※※※※※※※※※※

然而,當濟南城的漢族地主縉紳,正在率領著他們的鄉勇團練,為了大清王朝的榮耀死戰到底之時,“轉進”到東昌府的皇太極,在給八旗眷屬安排好了車船糧秣之後,卻又繼續向南開始了大踏步的撤退。

雖然這種避戰逃亡的策略實在是很丟臉,但對於此時的皇太極來說,也確實是不得不為的無奈之舉。

因為,如今正在土崩瓦解的大清王朝,根本就守不住那麼大的地盤。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來,如今大清的佔領區沿著運河一線排開,北到德州,南到揚州,不僅大多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易攻難守至極,而且四面八方都是正在交戰的敵人和潛在的敵人,從古至今也沒人能守得住這樣奇葩形狀的疆土。

如今關寧軍倒戈背叛,八旗上下人心離散,北上收復遼東故土已然無望。鑑於這樣的情況,皇太極決定放棄佔領區最北端的德州、臨清等地,舉族遷徙到泰山以南的兗州府。

這樣一來,在兗州府的東面和北面,就能依託巍峨高大的東嶽泰山,與登州軍的兵鋒分割開來。而西面是多爾袞先前掘開黃河大堤水攻開封之後製造出的黃泛區,同樣能夠阻隔大軍行動。南面則是皇太極御駕駐蹕的徐州府,還有可以徵收糧秣賦稅的兩淮之地,戰略形勢比之前在濟南的時候好了很多。

另一方面,兗州府這片土地相對比較平坦肥沃,出產也還算富饒,氣候條件相比於溼熱的兩淮一帶,也更適合八旗子民居住。眼下剛剛徹底失去了遼東故土,並且被驅趕著一路流浪的滿洲八旗,可以在這片土地建立一個落腳點休養生息,同時窺視著北方的動靜,等待下一次捲土重來的機會。

不過,在之前明軍、清軍和聞香教起義軍的反覆拉鋸戰之中,兗州府的運河沿岸地區乃是主要戰場,飽經兵災之苦,如今已是人煙稀少、殘破不堪。皇太極若是想要把這幾萬八旗眷屬,在兗州府妥善安置下去,所需的錢糧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雖然皇太極之前在徐州抄了聞香教的庫藏,如今手頭還有點積蓄,但考慮到以後作戰的軍費開銷,終究還是花別人的錢感覺更舒服。於是,他就在地圖上仔細查詢了一番,果然在附近找到一隻適合打劫的肥羊,頓時大為欣喜,立刻命人喊來了親信文臣范文程。

“……憲鬥啊!”皇太極喊著范文程的表字,“……朕眼下有一件差事想要你幫著去辦!如今我大清兵馬接連受挫,遼東故土被那黃石小賊竊據,北京城也陷於叛賊之手。一路輾轉到了這魯南的兗州府地界,才算是安頓了下來。可是為了重整師旅,安置家眷,軍中的錢糧實在是有些不湊手。

所以,儘快籌集軍餉和糧秣,乃是本朝的當務之急,朕聽聞這兗州曲阜的衍聖公府乃是千年世家,歷朝歷代尊享不移的富貴豪門,半個兗州府都是他家的田畝。因為曲阜縣城不在運河邊,之前的戰事也沒打到那邊去,所以想必如今的衍聖公府上,一定積蓄頗多。於是朕就準備帶兵過去,向衍聖公借些錢糧用用。你也是讀聖賢書的,熟悉那套讀書人的禮儀,就先去衍聖公府上知會一聲,替朕打個前站如何?”

范文程一聽,頓時面色如土,連話語中都帶了幾分哭腔,“……陛下莫非是想要抄了衍聖公府?萬萬不可啊!歷朝歷代都只有給曲阜孔府封賞金銀、爵位和土地,以示恩寵,卻從來沒有向聖人後裔攤派錢糧捐稅的先例啊!此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