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峽谷的分佈自從劃分了對抗路發育路之後,就出現了一個不變的鐵律。
發育路這邊的龍坑始終是暴君,而對抗路的龍坑則刷主宰。
大部分人都知道第一條暴君要比第一條先知主宰值錢,所以很多打野都會對第一條暴君有想法。
這就讓身處對抗路的戰士感到有些不方便,因為距離太遠了,很難支援到位。
如果在這裡打起來的話,基本就沒有對抗路什麼事情。
熱鬧都是中路打野射手輔助的,對抗路什麼也沒有。
想要去支援,就必須跋山涉水跨越大半個峽谷,對腿短英雄真的不友好。
如果這波團戰隊友打贏了還行,可要是打輸了那就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對抗路你怎麼不來?你來了他們全炸了。
對此,一眾對抗路玩家心裡肯定是呵呵的。
我來尼瑪呢,真當人人都是孫策關羽馬超啊。
畢竟支援速度不是誰都具備的。
但既然不是孫策關羽馬超,那其他對抗路就沒有辦法支援嗎?
其實還是有辦法的,比如韓墨此時所做的,優先把兵線給搶了再走。
對抗路本身就有一個執行緒較遠的問題,優先吃掉兵線升四之後下一波兵線還有一段時間才來,這時候就可以去遊走支援了。
而對比之下,狂鐵就沒法去支援了,畢竟他要清線。
落後了這麼一段清線時間,同樣腿短的狂鐵根本追不上老夫子。
這就是對於對面的壓力。
不過在支援的時候要切記一個點,那就是不要跑太遠了。
名義上是去支援隊友打暴君的,但你不用真的跑到暴君那邊去。
就在中路漏視野逛街就好了。
如果暴君團打起來了,那你再去也一樣來得及。
畢竟暴君皮還是有點厚的,不至於那麼快就死了。
而且有你這個四級英雄在中路漏視野,對面也不太敢來暴君打架,畢竟少人。
少人還硬上,那不是腦抽麼。
他們最穩妥的選擇就是撤離暴君所在地,伺機去把先知主宰拿了強行不虧。
而要拿先知就有你這個老夫子在一旁看著,雖然不敢去搶,但也能讓他們有所顧忌不是。
只要稍微拖延一會,隊友打完暴君也許就會往先知主宰這裡趕來,這就把對面逼退了。
如果隊友不來……不來你能咋辦,老實回線唄。
當然,這是對手做出的穩妥選擇,還有一個冒險的辦法就是伺機搶龍。
如果把暴君搶到了,那也跟你這個對抗路沒什麼關係。
鍋不會甩到你頭上的,絕逼往打野頭上甩。
“你就不會算算血量嗎,這都能被搶了?”
“懲戒沒好?沒懲戒你打什麼龍。”
“明知道要開暴君了還早早地把懲戒用掉,你配打野嗎?”
嗯,基本就是這麼噴的,是不是很熟悉。
不過這一局韓墨的隊友都還行,至少暴君沒被搶掉,隨後就開始集團壓發育路防禦塔。
他們沒有選擇來逼退打先知主宰的敵人,但並不能說這個有什麼錯,其實還挺明智的。
在三座外塔中,最重要的是中路一塔,其次是發育路一塔,最後才是對抗路一塔。
不過中路一塔的難度也是最高的,畢竟法師清線速度很快,沒有合適的機會真的難壓。
而發育路一塔就簡單很多了,前期射手又沒辦法快速清線,而且幾人抱團之下他也根本不敢守。
這塔幾乎是妥妥的拆掉。
而發育路一塔拆掉之後對於己方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並非是經濟領先以及入侵野區便利這些小優勢,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於限制對面射手發育。
畢竟沒有了一塔,射手就不敢跑到這裡來清線,這太危險了。
敢跑來清線就會被包圍,然後送頭。
這對射手而言真的太致命了。
前期沒有發育空間,裝備成型速度也就極慢,中期也沒法打出一定傷害來,這是很傷的一件事情。
而反觀對抗路的一塔,它的存在價值遠遠不如另外兩座防禦塔。
畢竟走這條路的不是坦克就是戰士,哪怕沒有防禦塔跑到這裡來清線也沒有射手那麼大的危險。
人少不一定能抓死,人多的話又為隊友創造了發育空間,怎麼想都不是太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