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6部分

“文程,你說的詳細一些。”

“奴才以為,不管蘇天成是不是準備進攻大淩河城,都可以加強對大淩河的守衛,可以加強漢軍的力量,保證大淩河城的軍士達到三萬人左右,這樣就算是蘇天成攻打大淩河城,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拿下來的,若是蘇天成真的進攻了,我大軍可以馳援,內外夾擊明軍,丁能夠獲得大勝。”

jīng彩推薦:

正文 第六百三十五章 部署落定

&nb永久網址,請牢記!

(感謝海軍鍾、掂刀鋤地投出了寶貴的月票,謝謝了。(訪問本站。)

在大淩河城駐紮三萬軍士,這樣大規模的部署,對於大清國來說,絕不是小事情。

相對於大明動輒百萬以上軍力來說,大清國的總兵力也就是四十萬左右,這裡還包括了蒙八旗部分兵力和漢軍的全部兵力,滿族的祖先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在長白山一帶,這裡的氣候特別寒冷,環境也是很惡劣的,滿族的祖先主要是依靠狩獵生活的,雖說長期的狩獵,令他們的身體特別的強悍,但如此寒冷的環境下,生育能力也是受到影響的,加上醫療條件的落後,生活的顛沛流離,所以大清國的人口一直都是上不去的,需要從大明掠奪大量的人口來發展壯大。一直到定都瀋陽,包括之後建立大清國,農業生產的水平都沒有能夠大幅度的提升,很多的時候,還是需要從關內掠奪錢財糧食。

三萬人,在皇太極看來,就是很多的兵力了,能夠帶領這麼多的軍士,除非是郡王以上的將領,否則其他人來帶領,他肯定是不放心的。

問題是駐紮在大淩河城的正紅旗軍士,不過千餘人,絕大部分都是漢軍。

八旗兵生來的優勢,令他們與漢軍很難和平相處,要做到這一點基本不可能,八旗兵永遠是高高在上的,視漢軍為奴僕的。實際上,在皇太極登基之前,漢人的地位是極其低下的,時常遭遇大規模的屠殺,基本都是滿人的奴隸,沒有人生自由,隨便被處置,皇太極為了緩和滿漢矛盾,頒佈了一系列的政策,最為重要的是讓漢人有了民戶的地位。擺脫成為滿人的奴隸的宿命,這令漢人的地位大為提高,但是皇太極所做的這一切,在滿族權貴的眼裡,是沒有太大作用的,特別是在八旗軍之中,對漢人的歧視。是骨子裡面的。

皇太極知道這一切,但他必須要依靠八旗軍,也就沒有過於的追究了。

駐守大淩河城的軍士,目前只有一萬人,絕大部分都是漢軍,這個時候。繼續派出八旗軍去駐守,可能性是不大的,這些都是大清國的精銳,拿去守城,不合適,何況八旗軍最大的優勢在於騎兵和野戰,對於守城不是很在行。

如果繼續加派兩萬軍士。最大的可能性是派出漢兵,依靠千餘八旗兵管轄接近三萬的漢兵,稍微不注意,發生內訌,結局是不可能想象的。(全文字小說更新最快)

想到這些,皇太極猶豫了。

范文程提出來這個建議之後,代善首先說話了。

“皇上,臣以為範大人的建議頗有道理。不管蘇天成是不是進攻大淩河城,也不管他是不是虛張聲勢,加強大淩河城的守備,這是必須的,有三萬軍士駐紮在大淩河城,就是蘇天成來攻擊,也是能夠應付的。發生了危險,救援也是來得及的。”

代善說完之後,阿濟格和多爾袞馬上表示了贊同。

皇太極點點頭,這算是一條萬全之策。只不過消耗大了一些,這些今後來慢慢想辦法,掠奪來的大量漢人,辛勤耕作,大清國的糧食收成,總是越來越好的,雖說這兩年時間,沒有能夠入關劫掠了,以前掠奪的財富,還是足夠多的。

接下來就是派誰負責的問題了。

這個問題,本來是不需要討論的。

代善是正紅旗旗主,同時控制鑲紅旗,代善親自出徵的可能性沒有,但代善的兒子嶽託,完全可以勝任的,嶽託英勇善戰,大清國成立之時,被封為親王,可惜這小子野心不小,離間濟爾哈朗、豪格,還庇護莽古爾泰、碩脫,插手了皇家內部事務了,被降為貝勒,後來降為貝子,如今去守衛大淩河城,正好戴罪立功。

代善是不會開口的,阿濟格和多爾袞都舉薦了嶽託,兩人對嶽託的勇猛,還是內心有數的,大敵當前,其他的事情,暫時不要計較了。

皇太極比較中意嶽託,不管嶽託有多少的毛病,打戰是不含糊的。

可皇太極想的更加全面一些,嶽託性格急躁,如果單獨負責守衛大淩河城,恐怕會出問題,千餘八旗子弟,想要控制住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