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堪回首。
既然已經從了,就要替她說話。就跟世間女子只要嫁了,總要找出丈夫的一兩件好處來告慰自己。
毛昭就說:“願行仁君之舉,也能稱一句仁了。”
姜姬對百姓可是相當好的。
黃松年看法不同:“公主之仁,只恩惠庶民。她視世家如仇寇。百姓如豬羊,世家如珍珠,豈能相提並論?”
百姓不必去管,自然就會繁衍生息。治民一點都不難,只要稅少收一點,寬政多一點,不要多徵多討,百姓就會慢慢變多了。
可一個世家要培養起來,非百年不可成!何況現在大梁的世家,哪一個沒有幾百年歷史?有的世家甚至比大梁的年代還要長久!
這樣千年不朽的世家,僅僅因為不順從一個暴君就要被毀滅嗎?
這不可惜嗎?
這當然是可惜的。
令人心疼,也令人難過。
毛昭自己都不敢想後世會如何寫他們這些助刀之人。
可比起後世的譴責,如今的可惜,都敵不過君王一念。
毛昭看著黃松年,平靜地說:“公主不可能會容得下能動搖她的統治的人。”
留下的世家中如果有人強大到能聯合起來反對公主登基,公主絕不會留下他們的性命。
所以,公主就算可以放過這些人的性命,也必是要剪去他們的瓜牙,令他們變得毫無威脅才行。
不然,異日的蓮花臺八姓中的蔣、龔兩姓因何被滅了滿門呢?
毛昭不敢說出龔相的舊事。此人雖然活著,卻已經不是龔氏之人。
黃松年啞然,半晌,將毛昭趕下了車。
毛昭赤著腳被趕下去,聽到車裡的黃公喊從人:“把他的臭鞋給他扔下去!”黃家下人就把車轅上放的毛昭的鞋給提起來,扔得遠遠的。
毛昭只好噠噠噠跑去撿。
撿完,在路邊擦乾淨腳底,將鞋套上。慶幸街上人少沒被人看到。
一轉頭,身後不遠處停著一架車。
毛昭:“……”
風迎燕從車裡探出頭來,像什麼都沒看到似的:“我送你一程吧?”
毛昭從善如流的上了車。
風迎燕什麼也沒說,兩人客氣幾句,直到車停在毛家大門口。
毛昭下了車,請風迎燕進去坐坐。
風迎燕:“好啊。”說著就進門了。
毛昭:“……”
毛昭跟在後面進去。
來客人了就要招待,又是大名鼎鼎的靈武公子,還有一點同靴之誼。
所以毛昭將風迎燕請到他平時起居的地方,然後把他的兒子和弟子都叫過來見禮。
一堆人坐著,算是把風迎燕想跟他說點“悄悄話”的念頭給掐死了。
老狐狸。
風迎燕照舊笑眯眯的,不多時就把面前的人折服了。他浸淫詩書半輩子,略露出一點就能把人給嚇住。
因為給他送禮的人都是送書居多。
所以他的藏書也格外的多。
毛昭發現有幾個年紀小的已經兩眼冒光了,微微一笑,道:“今日我在殿上聽起公主說道一個題目……”
只這一句話,屋裡所有的人都看過來了!
他最小的兒子忍不住問:“父親,公主又出了何題?”
“父親快說!”
風迎燕倒不覺得失落,也很好奇地問:“毛公不要吊我等的胃口,速速道來!”
公主最近非常沉迷地圖。
但整個大梁其實沒有一副特別精確的地圖,畢竟至少三代皇帝沒打過仗了。
宮中藏卷最近的一副地圖也有一百七十年曆史了。
最近七十年裡,皇帝打仗都是用這一副一百七十年的地圖。
為什麼不知道更新地圖呢?
姜姬百思不解!這群皇帝!做事都不準備好的嗎?
一百七十年間,大梁水土不會有太多變化,各座城池也不會突然換個地方,所以這副地圖哪怕重新繪製也差不多?
這大概是皇帝們的想法吧。
但姜姬想用更新一點的地圖。
姜武早就趁著現在外面亂糟糟的,不會有人注意到幾支不名身份的兵馬,到時隨亂說個名字來歷也能過關。
他就派人出去探地型了。
想打仗,就必須熟悉地型。不然怎麼知道何處適合伏擊,何處會讓敵人逃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