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大家都需要先緩一緩,和劉延林一塊扶李氏回屋坐下,劉青才問他:“大哥他們呢?”
“皇上賜下了狀元袍,大哥得穿上衣袍遊街呢,大根兒陪著一塊去了,我怕你們在家等的著急,先回來給你們送信。”
“遊街?”劉青聽得眼前一亮,“是不是很熱鬧?”
“可不是。”劉延林這會兒緩過來了,一臉興奮的跟劉青描述,“敲鑼打鼓,還有官差在前面開道,狀元探花他們騎著駿馬,別提多威風了!”
說到這裡,劉延林又道:“對了,我聽旁邊圍觀的人說,今年的狀元郎這麼年輕俊美,應該還沒定親,準備回家喊姑娘出來看遊街呢!”
劉青一陣嚮往:“我可以去看嗎?”
李氏此時還沉浸在巨大的驚喜當中,也不覺得閨女去看她哥哥遊街有什麼失禮數的,反而催著他們趕緊去,別錯過了這麼重要的時刻,於是劉青就帶上木棉和木槿,跟劉延林一塊去看熱鬧了。
劉青看完熱鬧回到家,她哥還沒回來,新科狀元半路上就被人團團圍住了,說不定要被哪位大人搶回家當女婿,劉青幾人就只能先回來。
劉延寧一直到天黑了才回來,他已經在侯府吃過晚飯,按照這兒的規矩,高中狀元后,自然要第一時間拜謝恩師,才不算忘恩負義。
家裡也早猜到他要在江先生那兒逗留一陣,因此並不擔心,但還是都坐在廳裡等他回來。劉延寧一進門,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烈歡迎,大家細細問了他遊街後的遭遇,比如被熱情的百姓圍堵時是怎麼脫身的,又是怎麼去侯府的,接下來還有什麼安排,等等。
劉延寧耐心作答,“……明日一早要進宮面聖,想必會有任命下來,之後還有瓊林宴……”
李氏挑最關心的問:“任命會在哪兒?”
對於這個問題,劉延寧還是可以肯定的回答,“師傅說朝廷有規定,一甲進士可以直接入翰林院,也就是說我這三年裡,至少會留在京城。”
李氏不知道翰林院是做什麼的,但是兒子可以留在京城,確實是件高興的事,她兒子以後就是正經的京官了,他們家可算是否極泰來。
喜出望外的李氏雙手合十,唸了句佛號,又問道:“明兒要是任命下來,就得立刻走馬上任嗎?”
劉延寧搖頭,“好像有月餘時間可以安頓瑣事。”
那真是太好了。李氏連連點頭,心想一個月左右的功夫,足夠回鄉一趟了,延寧中了狀元這樣的大喜事,怎麼也要親自回家,祭告祖宗才行。滿心歡喜的李氏這才催著劉延寧去休息,別耽誤了明日面聖。
劉延寧身體還沒完全恢復,今天確實有些疲憊了,因此也沒多客套,準備回房洗漱。
劉青忍不住跟著他走了幾步,在身後好奇的問:“哥,我聽說有榜下捉婿的傳統,你怎麼就沒被人捉走?”
劉延寧聞言停下腳步,敲了敲她的腦袋,“是啊,我沒被捉走,你是不是很失望?”
劉青笑呵呵的:“那樣我就有個大家閨秀的嫂子了,這叫雙喜臨門。”
“雙喜臨門?”劉延寧揚了揚眉,“明天就把你嫁出去,那也是雙喜臨門。”
李氏笑著叫住了劉青,“行了,別鬧你哥,讓他早點回屋歇著吧,這一天也是累著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日一早,劉延寧就穿戴整齊,精神抖擻的出門了。他走後,劉家也還熱鬧著,搬過來住了好幾個月,鄰里鄰居都熟悉了,劉家出了個狀元郎,附近的鄰居也覺得倍有面子,昨天放榜後,就陸續有人帶著禮物上門祝賀,都是些雞蛋米麵,也不是很值錢的東西,李氏也就收下了,請人進來喝杯糖水,吃些點心,也算是熱情招待。
今天才第二天,狀元郎帶來的熱情還沒消退,從早上開始,依然有熱情的人們上門祝賀,李氏一邊招待絡繹不絕的客人,一邊還要跟劉延林商量帶回家的行李,因為這兩天家裡太熱鬧,本來也要陪劉延寧一快出門的劉延林,也留在家裡,只叫劉延根跟著去。雖然這兒民風淳樸,但是也怕萬一,劉延林怎麼也是男主人,有他留在家裡,多少有些威懾作用。
李氏正好叮囑劉延林帶人去街上採買些禮物,他們這次也算是衣錦還鄉,最好多帶點東西,不值錢的也無所謂,給親朋好友都送上一份,表示他們劉家也不是一朝發達就翻臉無情之人,以前怎麼相處的,以後還怎麼來往。
劉延林離家大半年,老婆孩子都不在身邊,心裡也是惦記的,聽到李氏說準備叫大家一起回家,自然興奮,對於採買這件事也是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