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火候、調節濃淡,最後才用畫龍點睛之筆。
想到此,李清霍然回頭對武行素道:“你要想辦法在這兩天之內抓到楊國忠的醜聞,事情要鬧得越大越好。”
武行素猶豫一下,道:“可是這幾天楊國忠異常謹慎,每天下朝便回家,若都督要求時間緊,恐怕難以做到。”
“若抓不到,你就造出來,我可以給你指一條路。”
李清微微冷笑一聲,眼中迸出一絲陰冷的神色,“你不妨從他兒子楊暄那裡下手。”。
正如李清所料,李林甫在楊國忠氣勢洶洶的挑戰面前,已經嗅到躲在背後的李隆基所散發的殺機,他也意識到,自己將面臨從政以來最大的一此危機,‘狡兔死,走狗烹’,太子李亨一倒,李隆基終於要向自己下手了。
在天寶三年時,李林甫就看到了這一步,但他彷彿就是養在網箱中地魚,無論他怎樣佈局、謀攻,他最終還是逃不過養魚人的手,現在新的魚苗已經準備好,養魚人要將自己撈起來宰殺了。
李林甫窩在他已經略顯破舊的藤椅上,手指按著額頭,幾根銀絲在手指上輕輕飄動,他臉色蠟黃,顯得疲憊不堪。
李林甫彷彿在一夜之間老了十歲,讓他如此痛苦而疲憊地起因是吉溫的背叛,使他嚴密的防守之幕豁然撕開了一條大口子,楊國忠毫不猶豫地將切入點對準宋渾,這必然是深知內幕的吉溫出的主意,宋渾被抓,趙奉璋被控制,這意味著楊國忠突破了他的防線,抓住了自己地把柄。
“自己會有什麼結局呢?”一向有持無恐的李林甫也不得不開始考慮自己的結局,
章仇兼瓊正是在此事上被罷免了左相,最後離奇而死,這算不算搬石頭砸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