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
張起麟一臉無奈的回頭看看說話的人,“我有什麼辦法?安主子執意要出門,難道還能攔著不成?”
兩人面對面一同嘆了一口氣。
馬車駛出貝勒府,敏寧掀開窗簾,一眼就看到府門口不遠處等待的兩個人,這兩個人身材矮小,面目扁平,盤腿坐在府邸對面。
敏寧放下簾子,心想這些日本人還挺執著。
這話要說到前幾天,皇帝終於肯召見日本人了,這些日本人竟然將狀告到了皇帝面前,事關皇室中人,皇帝自然不能打自己人的臉,只能打哈哈,最後讓他們自己處理。
可是京城畢竟是大清的地盤,日本人碰了幾次壁以後,就想著直接來找敏寧,要求敏寧在報紙上還他們清白。
敏寧才不理會,報紙上報道的是哪一樣是假的?還他們清白,那豈不是往自己身上潑汙水?
就這樣,日本人分了兩個人過來守在在貝勒府對面靜坐抗議。
何時還他們清白,才何時撤離。
大清可沒有抗議這回事,大清百姓的忍耐力極高,直到忍無可忍人家直接給你舉兵造反,決不跟你玩靜坐抗議這一套。
好在這兩人距離府邸大門極遠,雙方目前還呈現著對持的狀態,貝勒府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直接無視這兩人。
馬車噠噠噠的來到戶部,敏寧還沒有下馬車,就看見戶部門口擠了不少人。
下了馬車後,敏寧走近。
一看才知道,原來戶部門前張貼了一張榜。
榜上說了哪些公司有資質,投入到航海貿易中。
她大致看了一遍,要求還挺高的,想要參與的公司,每家都不得少於十萬兩投資。
十萬兩,對於一些商人組建的公司來說是小數目,但是對於一些家境貧寒,靠著借國庫過活的小官來說,那可就是可望而不可即。
十萬兩光這個門檻就能拒絕掉不少人。
也就是說,這一次朝廷組建的公司對於某些人來說並不友善,敏寧又起了念頭,這樣一來,她完全可以另組幾個公司帶那些小官玩。
這樣既拉攏了關係又將這些小官綁到自己船上。
心裡還在思索著,敏寧沒有進入戶部,而是轉過戶部東面新開的一個門。
戶部內有一個院子,這個院子靠近東門,最近這個院子被獨立出來,作為了航海招商的地方,是以為了不擾亂戶部章程,就另開了一道門,直接獨立出來。
敏寧遞了一個牌子給守門之人,進去後發現院子裡同樣有不少人。
大家都貼坐在一起竊竊私語,敏寧能看出坐在一起的算是一個小團伙。
敏寧走到正屋前,往屋裡掃了掃,一眼看到坐在案桌前記錄什麼的四爺。
四爺忙著沒有看到敏寧,到是八爺看到了,他起身,離開了案桌,“小四嫂。”
四爺也聽到這聲音,抬頭看了過來。
“你怎麼過來了?”
敏寧先給八爺行了一個禮,然後才走到四爺案桌旁邊。
四爺將書寫的紙張遞給案桌前的人,那人拿著紙行了個禮離開。
敏寧掏出口袋裡的小本子遞過去,“吶,一些規章條款幫你補充好了,特意拿過來給你看看。”
四爺接了過去,從頭到尾掃了一眼,發現自己寫的那本跟這本相比,那是疏漏百出。
而這本規章中,該想到的全都想到了,一些他沒有想到的這裡也已經預料出。
看到最後,他指著最後那一行字說,“最終解釋權歸大清商貿公司所有,這是何意?”
“意思是說所有的條約,怎麼解釋歸咱們說了算。”敏寧笑嘻嘻的回道。
一旁的八爺聽到這句話走了過來,“還是小四嫂厲害,竟然能想出這個招來。”可不是,要是對規章有異議,還不是他們想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
以前這只是暗地裡的規矩,但從來沒有人光明正大寫在紙上的。
見八爺過來,四爺沒有吭聲。
敏寧繼續道,“我想到的也就這麼多,這些規章在實施過程中肯定會出差錯,以後再繼續整改,有些規章不適用,有些規章過時,還有些新問題沒有適合的規章管理,我建議每年擬定一次,該改的、該刪除的、該新增的,大家再好好商議。”
敏寧不建議所有規章都死板的定好了就不再改動,社會在變遷,時代在變遷,有些規章肯定會過時。
四爺聽了後沒什麼表示,直接將小本子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