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時間,京城的報紙競爭的非常激烈,各種抹黑手段都有,不是今日這家報紙爆料另一家報紙內容不真實,要不就是另一家報復往這一家潑了一身的汙水,總之那段時間著實亂了一段時間。就連一向高高在上的《北京晨報》也被拉下了水。
大概是發現自己洗不清了,《北京晨報》也急了,官府立即出面干涉,這股潑髒水的風氣才得到遏制。
自那以後朝廷書籍報紙出版管理的衙門就給出了告示,各家報紙只能報各自採訪的內容,不準跟其他報紙打口水仗,使得這股風氣還沒有出京就已經被掐斷。
後來各個報館使出奇招,爭相來爭奪對方的市場份額,就連那無名小報為了擴大規模,甚至在報紙上刻印了春宮圖。
這下可擾亂了市場,直接讓官府出面將這家報館給取締了,才打殺了這股風氣。
報館被取締,這些小報大傷元氣,直接拋棄了報館轉到地下,偷偷的出版起連環故事版的春宮圖,似乎還將情色的原場景給還原了出來,這倒吸引了一批觀眾,艱難的存活了下來。
而正版的報紙上,慢慢的單獨的內容已經不能夠吸引逐漸挑剔的百姓胃口,一些戲劇性的故事便被連載了起來。
大概是受到之前航海貿易的影響,不少寫手將目光對準了海外,又詢問了一些洋人的經歷,洋洋灑灑海外尋寶的故事便出爐了。
有些大概是知道內情的,直接爆出來東海那一帶確實有人發現藏寶圖,如今正帶領船隊去尋寶。
不過這種內容真假難辨,隔上幾日就有,大家通通都沒有放在心上。
等到日後,這些訊息被證實是真的,不少人又翻起了舊報紙,想要學著那些尋寶的人出海去尋找寶藏。
直到後來,新大陸發現金山的訊息被傳入大清,那時更是有不少年輕人付之行動。
東海那邊也因為這群淘金人,顯得繁榮起來。
五月十五,這一天太學那邊的童子學院總算是修整完畢,敏寧得到訊息以後直接去了對面。
剛出院子的時候,正好碰到了福晉。
敏寧能向她行禮,福晉道了一聲起,然後問:“妹妹,這是去哪兒?”
敏寧聞著福晉一身清香,大概就知道她又去寺廟去了,每逢初一、十五,福晉雷打不動的到廟裡祈福。
一來是散散心,二來是去看一看弘暉的往生牌位。
府裡自弘昐開始,凡是夭折的孩子,每個都在廟裡掛了往生牌位,這還是從四爺那裡起的頭,弘暉去了之後自然也有,大概是有了這個往生牌位,福晉心裡也有了念想,雷打不動的去給孩子唸經,祈求保佑孩子來世。
這些年,兩人之間的戾氣小了許多,平日裡多是王不見王,就算偶爾碰到敏寧也只是行個禮,兩人便各自離去,敏寧原以為今日也是,沒想到福晉竟然開口問起來。
敏寧帶著笑意開口,“這不是在對面建了一座學院,未來弘暻會被遷到那裡去讀書,我這是過去看一看。”
福晉一聽,便神色一動,開口問道,“不知道我是否能跟妹妹一同過去一觀。”
敏寧聽到之後,頓時覺得驚訝,不過沒有看出福晉到底是什麼想法,便點了點頭,“福晉若是願意大駕光臨,妾自然是歡迎。”
福晉點了頭,也沒有急著回去換衣服,直接轉身往外走。
敏寧當即跟上。
太學旁邊的這個院子,距離府上真的很近,走過去跨過一條街就是。
若是站在府裡的高處看,甚至能夠看到太學的那幾個院子。
來到學院門前,就發現這個學院與旁邊不同,雖然用磚牆圍了起來,可那圍牆頂端卻鋪了滿滿的碎玻璃,玻璃那尖尖的形狀,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光芒,看著就令人無處下手。
這也是為了安全,一是防止裡面的孩子偷跑出來,二是防止外面的賊人闖進去,畢竟裡面所要招收的孩子身份尊貴,若是真有個好歹,敏寧的責任可跑不掉。
所以在安全方面,敏寧是想盡了辦法。
若是這個時代有電的話,她絕對不吝嗇於裝上高壓線。
對了,也不知道那群研究電的人研究的怎麼樣了?她連電池裡面有什麼都說出來了,甚至還描繪出電燈泡該如何做的,可這都兩年了也沒見那邊有個結果。
算了,總不能一下子從蒸汽時代跨越到電力時代,看來還得慢慢等,只希望在她老年時候能夠用上電燈、電話以及電視。
至於網路,她這一輩子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