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流寇之後,文坤更加關注流寇的所有舉措。
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楊嗣昌守在北直隸的真定府,李自成依舊在山西的太原,兩邊都沒有什麼動靜。好像不準備展開大規模的廝殺。
這種情況太反常了,文坤感覺到情況不對,他與洪欣濤商議之後,決定派出更多的人,前去搜集情報,看看楊嗣昌和李自成究竟想幹什麼。
暗地裡文坤也有自己的預測,他認為楊嗣昌很有可能暫時不會與李自成交戰,雙方會談什麼條件。若是有了滿足雙方要求的條件,這廝殺就不大可能展開了。
文坤絕沒有想到楊嗣昌會要求流寇攻打陝西。
文坤得到這個情報的時候。顧君恩已經快要到北直隸的真定府了。
得知這個情報,文坤氣的鼻子都要歪了,想不到堂堂的內閣次輔楊嗣昌,居然會出這樣的歪點子,讓流寇與鄭家軍捉對廝殺,朝廷則在一邊看著雙方實力的損耗。
平靜下來之後。文坤也挺佩服楊嗣昌的,能夠想到這樣的主意不簡單了。
文坤迅速與洪欣濤商議,要求鄭家軍做好一切的準備。
楊嗣昌能夠想到如此的計謀,文坤也不會客氣,他迅速將這個訊息洩漏出去了。畢竟在西安府城的有諸多的王爺、士大夫、讀書人和商賈,果然,訊息洩漏出去之後,那些到西安府城來避難的王爺,紛紛咒罵楊嗣昌,更有一些士大夫,決定給朝廷寫去奏摺,彈劾楊嗣昌,要知道楊嗣昌率領的大軍,任務就是剿滅流寇的。
文坤知道這些咒罵和彈劾是沒有多少作用的,京城裡面的那個皇上,巴不得鄭家軍與流寇廝殺起來,所以關鍵的還是看鄭勳睿對此事是什麼意見。
南京一定知道了這個訊息,相關的應對辦法也很快就會到來的。
文坤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同時做好一切的戒備,防止流寇突然進攻陝西。
南京,兵部。
調查署早就將情報送來了,這一次幾乎不需要耗費特別多的氣力,畢竟顧君恩已經將訊息公開,調查署很容易就能夠獲取到相關的情報。
周延儒、楊廷樞、鄭錦宏、甘學闊、文震亨、陳於泰、林宗輝、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