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設定的,只要瞞著監督的官員,或者收買他,那麼第一個稅關所收的稅款就可以全部被他中飽私囊。為了自己的小金庫著想,章陵縣令絞盡腦汁才想出這麼個三段式收稅方式,不可謂不天才。
除收稅之外,因為章陵城往南後,馬上就要進入山林,沿途很長時間都很難找到客棧、補給點,所以,大多數客商到了章陵城都要住客棧,補給乾糧、草料等。
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客人還可以到賭坊、青樓去嘿皮一下,而這些統統是需要付錢的。於是,章陵縣令就實現了層層盤剝,使得收益最大化。
當然,收益最大化說的是章陵縣衙門,對於過往客商來說,那就是損失最大化了。
本來如果他們沒有暴露的話,特種兵大可以從容應對,他們並不打算在城內停留,只要交足稅金,他們會以最快的速度透過城池,進入山林中。
只要進入山林中,他們就安全了,因為那裡有人接應他們,山林作戰魏軍遠不如蜀軍,到時候就算有追兵追來也奈不了他們何。
可是現在一切都被司馬昭那小子的幾句話毀了,他的話逼得隱藏在馬車裡的特種兵不得不現身出來,暴露在眾人眼中,這樣一來,一旦風聲走漏,城中守軍有了準備,他們怎麼辦?
難道憑著他們這三十人就想攻下一座城池?這座城池雖然只是縣城,但是因為地處邊境地帶,所以有駐軍兩千人,三十對兩千,還是依城而守的兩千軍人,這仗怎麼打?
ps。據說下星期五有大封,希望到時候能有好成績。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司馬昭、博弈論
第一百八十九章司馬昭、博弈論
上回說到,本來特種兵們已經打點好稅關的衙役,可以順利透過稅關,離開魏國境內,誰知道在關鍵時刻,司馬昭這個小子在馬車裡大聲呼叫起來,將他們一行暴露了。
本來司馬懿的家眷以為是曹丕派人來帶走他們,這令他們放棄了抵抗。可是,一路上逃亡了那麼久,他們早就起了疑心,按理說,如果是他們魏國的皇帝要對他們怎麼樣,那也是在許昌城找個地方處理他們。
就算要出城,頂多也只會在城外不遠的地方,可是這些精壯的漢子卻帶著他們一路向南走,走了那麼久的路,司馬老夫人都懷疑他們已經走出魏國的範圍了。
到了這個時候,答案已經是呼之欲出了,這些帶走他們的人肯定不是曹丕派來的人,他們極有可能是東吳或蜀漢這兩個敵國皇帝派來的。
假如是這樣,就不難進一步推測出,他們捉走自己這些老弱婦孺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自己的兒子司馬懿。
知道這個答案後,司馬老夫人不幹了,她不斷開口試探特種兵們的身份和目的。特種兵們自然是守口如瓶。見從特種兵口中得不到答案,她又試著逃跑,可是,一群老弱婦孺在人數是他們一倍以上的特種兵面前如果能逃跑成功的話,那就真是笑話了。
逃跑不成,這些司馬懿的家眷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開口辱罵特種兵們。打不過人就靠嘴上討便宜,大抵是這些女人唯一能做的了。特種兵的心理素質不是一般的強,自然能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所以他們的辱罵之策也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就這樣一路來到了章陵縣,到了章陵縣,由於要過稅關,特種兵們怕他們在過關時鬧出什麼事情來橫生枝節,於是,就將他們捆綁起來,同時嘴裡還塞了布團,防止他們發出聲音,這也是為什麼馬車要用布幔圍住的原因。
因為這些俘虜都是老弱婦孺,所以,特種兵們之前一路上都比較優待他們,沒有對他們進行捆綁和塞嘴,只是限制了他們的活動範圍而已,直到了臨近稅關的時候,才對他們採取了捆綁措施。
司馬昭這個小屁孩雖然年紀小,但是鬼得很,他先是可憐兮兮地央求押解他的特種兵不要捆綁他,說捆起來繩子勒得太痛了,又賭咒發誓自己不會亂來。
特種兵自然不會聽他的,依舊把他綁了起來,不過照顧他還是個小孩,就沒有將繩子勒得太緊,那個特種兵心想有自己在旁邊看著,諒他一個小屁孩也翻不出什麼風浪來。
可是,沒有想到這個司馬昭人小鬼大,他是屈膝坐在車廂中的,他的手被捆綁在背後,可是膝蓋卻是屈著頂在胸前的,只要俯下頭膝蓋就可以夠得著嘴巴。
當商隊到達稅關後,特種兵全神戒備,雖然他們有派人去打點那些衙役,但是誰也不能保證這些衙役會不會一時腦袋抽風,幹出點什麼不理智的事情來。
所以特種兵們要戒備,一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