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大戰,可以少死很多青年人。雖然這些人是魏國的,但是歸根到底他們都是漢人,劉厚一直想多保留漢人一點元氣,所以說,這件事無論如何都值得去試一試。

“陛下英明。”這次三個臭皮匠一起躬身稱頌道。

“那具體我們怎麼做?”劉厚問道。

“首先,我們大軍就在這裡和司馬懿對峙著,為解救行動爭取時間。其次,我們應該派人到許昌去,儘快將司馬懿的族人偷運出魏境,只要他們都到來我們大漢的境內,我們就可以挾親屬以令司馬,到時候就由不得司馬懿不歸順了。”這次是步騭補充說道。

聽到這話,劉厚心中想起了徐庶,徐庶本來是看好劉備的,誰知道,曹操派人將他母親控制住了。徐庶是個孝子,為了母親只能歸順了曹操,不過他的心一直向著劉備,併發誓終生不為曹操獻一計一策。後來“徐庶進曹營”與“關羽降曹”事件演化為成語“身在曹營心在漢”。

現在司馬懿情況和徐庶有點相似,如果自己控制了他的親族,那麼他會不會也半推半就就投降了呢?劉厚對此很期待,不但是他,郭攸之等人對此也認為可能性很大。

古代人是很講孝道的,徐庶為了母親就可以轉投另一個主公,司馬懿為了整個親族,如果他不肯轉投明主,就等著被人指著脊樑骨罵吧。

更何況他本來就有投降的意願,獲取其親族只不過是給他一個好的藉口,好讓他就坡下驢而已,他沒理由不下這個臺階。眾人分析來分析去,一致認為這個計劃是可行的,應該立刻派人去執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戰襄陽

上回說到,五萬東吳兵偽裝成青壯混進蜀軍的輜重隊,結果被郭攸之設計將其瓜分,使他們變成蜀國的免費勞動力。這次孫權雖然沒有賠了夫人,但是折了兵是肯定的了。

孫權和陸遜本來期望這五萬東吳軍中的精銳能在關鍵的時候給予hong軍和劉禪致命的一擊,從而改變日益衰敗的國運,可惜卻變成了打狗的肉包子,五萬人馬有去無回。這件事郭攸之做的很隱蔽,很多東吳兵都是在不知不自覺中不見了的,而且每個人的去向都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種極具欺騙性的做法使得孫權和陸遜在收到訊息時,五萬東吳兵早就煙消雲散多時了。他們除了捶足頓胸大罵蜀國君臣無恥外,根本無法多做他想。

唯一能做的就是透過外交途徑和蜀國進行嚴正的交涉,要求蜀國儘快歸還五萬青壯。而蜀國的外交部門也不是吃素的,採取了一個拖字訣和他們慢慢磨,對於這種事劉琰可謂駕輕就熟,他天天帶著東吳的外交官員出入娛樂場所煙花之地,給他們灌足了迷#魂#湯,就是不提歸還青壯的事。

如果東吳外交官逼急了,他就藉口說現在伐魏戰爭還未結束,一旦戰爭結束,立刻就歸還云云。任誰度知道,這不過是託辭而已。

東吳的外交官也是無奈,真不明白朝廷怎麼會這麼蠢做出這樣的決定,怎麼能送五萬青壯給蜀國呢?現在蜀國擺明就是老虎借豬嘛,五萬頭豬都入了虎口了還能回來嗎?

蜀國借東西不還這可是有前科的,當年劉備借了荊州到今天都沒還,現在可好,輪到他兒子了。都說兒子俏老子,蜀國小皇帝和他老子一個德行,有借東西不會的習慣。這父子倆的臉皮一樣厚,現在借了五萬青壯,人家能還嗎?

東吳鴻臚寺的官員每天被劉琰忽悠得欲仙欲死,心中暗自埋怨朝廷的不智,他卻不知道孫權這次也是吃了個啞巴虧,不過他應該知道,他想算計人,人家也想算計他,誰算計得過誰,就要看彼此的本事了。

劉厚在處理好這五萬東吳兵後,時間足足過去了一個月,原本計劃好的北伐足足被推遲了一個月。這令他感到很虧,因為他深信時間就是金錢的哲學,更知道,生命其實就是由一段段時間組成的,所以可以得出推論:金錢等於生命。

現在他的生命被硬生生浪費了一個月,當然是氣惱異常的,不過後來想到,這五萬東吳精兵可以為自己帶來不少財富,或許可以彌補一下自己的一個月生命損失時,心裡才好過了一些。

他心中暗自決定,一定要榨光著五萬東吳兵的剩餘價值,賺回這一個月的生命損失。

一切後顧之憂都已經解決後,劉厚再次揮軍北上,這次hong軍已經將前期損失的兵力全部補充完畢,還多了朱褒的第四師兩萬人馬,當然,這其中有幾千人是東吳精兵。

另外,武器上這次帶得更多,主要增加的是火箭彈的數量和大量的“憤怒的小鳥”彈弓和配套的炸#藥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