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和校長打了保票,就是要得第一的。”
我對這位母親說:“中國這麼大,人口這麼多,有天才的孩子多的是,我們有責任讓他們個個都成才。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樣,還談什麼公平競爭?!”
我在一次聯歡會上,給孩子們講過這樣一件事:兩個中國孩子去國外參加歌唱比賽,一個唱得好些,另一個唱得差些。到了比賽點以後,唱得稍差的孩子得了感冒,另一個孩子冒雨請來醫生,自己卻被淋病了。到了比賽那天,唱得差一點的孩子病全好了,得了金牌;唱得好一點的孩子因為嗓子還沒恢復好,結果只得了銀牌。
我問孩子們:“你們說,應該怎麼辦?”
一個男孩子站起來,不假思索地說:“應該把金牌還給人家,本來就是人家的嘛!”
也有的孩子說:“你說的不對。得金牌的孩子應該感謝另一位,說‘是你幫助了我’,而得銀牌的孩子應該說:‘不要這樣說,都是為了祖國爭光嘛!’……”看得出,先回答問題的那個孩子,存在著不正當競爭的心理。
後來,我發現許多有了些成績的孩子,都不太懂得正確對待自己的成績和別人的成績;還有的孩子存在著“你好,我就要打擊你”的狹隘心理……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都是不能適應未來的發展的。
嫉妒的心理,在成年人中尤其是成年婦女中,表現更為突出。她們的做法常常是“無事生非”。
一個輔導員是普通人時,沒有人過多地議論她;一旦成了優秀輔導員,出了名,就會有人說她這也不好那也不是;如果成了全國優秀輔導員,還有人寫匿名信,告她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我經常對女輔導員們說:“作為一個女人,要想成功,就不要怕別人說。有這樣一句歌詞:‘要生存,先把淚擦乾;走過去,前邊是個天。從來女子做大事,九苦一分甜。’不是說得很好嗎?我想,這不光是指付出辛勤的勞動,而且要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如果一個女人怕人議論,那她就幹不成什麼事了,因為,你過於計較別人的看法。要知道,只要你幹得好,周圍總有人不平衡,議論你、貶低你,以得到一時的滿足。這種時候,你不要理睬他們,只管大踏步朝前走,走得離這些人遠了,他們也就不說你了,因為,他們只對自己周圍的事有興趣。”
男人的嫉妒平時看不出來,其實更為可怕,表現為“懷恨在心”。兩名同在一個研究室工作的研究生,都相當能幹、有才華,互相間也暗暗地在競爭著。後來,其中一名被派出國,令另一名十分嫉妒。他雖然笑著把別人送到了機場,但隨後在出國同事十分孤獨寂寞的時候,接連寫去了三封飽含刺激意味的信。第一封信寫道:自己已經是研究室主任了,頗得領導們的器重;第二封信說:單位剛剛分給自己一套條件很好的房子;第三封信的內容是:我有女朋友了,非常可愛,她就是你原先的女朋友……
最後,那名出國的研究生由於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沒有學完就提前回國了。他是一個失敗者,他對男人的嫉妒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他也是一個脆弱者,沒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所以才會受外界干擾,當然不會成功。
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既懂得競爭又懂得超脫的人,才會成功。孩子們應該從小就得到這種訓練。
克服嫉妒,參與正當的競爭,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是未來對孩子們的要求。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在競爭中求得共同的發展和進步是我們最迫切的願望。因為,還有更為激烈,更為高層次的生存空間、生命資源等等的競爭在等著我們的孩子們,與人的競爭都處理不好,何以參與更為深刻、廣泛的競爭呢?
4.培養社交能力……成功社交三大秘訣
熱忱……捧出你的心;溝通……打動別人的心;自信……贏得大家的心。
歌德說:“人不能孤獨地生活,他需要社會。”
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給人生帶來快樂,而且能助人走向成功。
因此,社交能力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能力。
這一代獨生子女雖然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由於小家庭之間的封閉、孤獨而不善交往。這一點,應當引起年輕媽媽的足夠重視。
一些從小很有才華的孩子,就因為“不合群”,長大以後,一直“懷才不遇”,自感“英雄無用武之地”,不僅才華得不到發揮,而且一生總是“不順”;一些很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反而受到大家的歡迎,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自己也感到很快樂。任何人都不會喜歡性情乖戾、憂鬱的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