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默默地祈禱和祝福。浴佛時,家家都把自家供奉的佛像請出來,送到儀式場地去“浴佛”。在“浴佛”過程中,信徒們都要守候在這裡,一直到儀式結束。

在村寨平地上,年輕人敲著象腳鼓、鋩鑼,圍成一個大圓圈,伴隨著鼓點的節奏跳起“嘎光”舞。整個舞隊秩序井然,舞蹈中女人和男人神情莊重,舞蹈的動作重複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所有人都很專注,因為他們是在舞蹈中追憶先祖的遷徙路線。

節日這天的晚餐很豐盛,大家都要吃團結飯。屆時,全寨的人聚在一起,客人也被邀同座。幾個人圍成一桌,每桌都是平等的幾碗幾碟菜,菜都是當地特產的臘肉、野芫荽、野薄荷、野芹菜、野山椒等,喝的是德昂族自家釀造的酒。在宴席上,大家相互敬酒,但都依自己的酒量飲用。德昂族人從不酗酒,如果誰在酒席喝醉,大家就會取笑他,而且會在他清醒後罰他為全寨人掃街道。晚上吃完飯後,年輕人繼續跳“嘎光”,這時的舞蹈已經和白天的莊重氣氛有所不同,娛樂的成分更多了。大家圍著徹夜不熄的篝火,民歌手開始亮起嗓子唱世代流傳的老歌,其他人也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

浴佛節這天,德昂族還有一個固定的儀式:晚輩為長輩洗手、洗腳。這一天,晚輩要把溫水端到長輩面前,向長輩合掌叩頭,陳述自己在過去一年中對長輩不尊敬的地方,或者一些沒想周到的地方,然後懇請老人原諒自己。同時,長輩也要反省自己在一年中的過錯和不足之處,希望晚輩諒解自己。然後,晚輩就為長輩洗手、洗腳,並給他們獻上潑水粑粑和茶葉,祝福老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十一章 摩梭人文化(1)

摩梭人主要居住在金沙江東部的雲南省寧蒗縣以及四川鹽源、木裡等地,至今仍保留著母系家庭對偶婚的殘餘。子女從母居,血統世系按母系計算,男不娶,女不嫁,只締結“阿夏”(情侶)關係。摩梭人習慣依山傍水而居,傳統風味食品有豬膘肉、醃酸魚、蘇理瑪酒等。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朝山節、祭祖節、祭牧神節、祭土地節等,其中以春節和朝山節最為隆重。摩梭人的原始宗教為“達巴教”。摩梭人能歌善舞,舞蹈多姿多彩,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較為流行的是“甲蹉舞”(俗稱打跳),“甲”為美好之意,“蹉”是跳舞的意思,即為美好的時辰而舞蹈。摩梭人的樂器有笛子、葫蘆笙、鎖吶、鼓、鈸、撥郎鼓、手搖銅鈴、口弦等。

一、女兒國消失之謎

在《西遊記》中,吳承恩所寫的女兒國並不是完全虛構的,我國曆史上確實存在女兒國。據史書記載:在現在的雲南和四川交界處有一個東女國,其最大特點是重女輕男,國王和官吏都由女人擔任,男人不能做官,只能做保衛工作。女王的旨意由女官傳達給國民。當時的東女國設有女王和副女王,她們都是族群裡推出的有才能的女人。倘若女王去世,則由副女王繼位管理國家。在一般家庭裡,也是以女性為一家之主,掌管家中一切事務和財產分配。

在《舊唐書》中,有關東女國的文字記載十分詳細。唐代以後史書中,已無有關東女國的任何記載,東女國就這樣神奇地消失了。據一些學者和專家研究:唐玄宗時期,唐王朝和土藩關係較好,到了唐中期,雙方的關係卻十分緊張,並進行了長期戰爭。後來,唐朝招降一部分土藩人,並讓東女國的女王管轄他們。當時唐王朝還冊封東女國女王為“銀青光祿大夫”,品級很高。到了唐晚期,土藩勢力開始強大,多次入侵唐朝,雙方又展開了戰爭。這時東女國因受戰火影響開始衰敗,只遺留下一些部落。後來,唐朝漸漸滅亡,土藩政權也崩潰了。東女國的遺留部落由於靠近交通要道,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傳統習俗逐漸消逝。還有一些部落逃亡到偏遠的地方生活,雖然還保留了以前的習俗,但是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經過民俗學家和其他一些學者的考察,目前基本已經確定,歷史上的東女國處在今天雲南、四川、西藏交匯處,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帶。他們還驚奇地發現:在這一帶,至今仍保留著很多東女國母系社會的特點。比如:在摩梭人居住的地方,女性是整個家庭的中心,她們掌管家庭財產和其他家庭事務,並分配家庭成員的勞動。她們的地位和東女國的女王相似。在一個家庭中,地位最高的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地位最高的老母親則是一家之主。在婚姻生活中,如果女方生了小孩,男的一般不用養活孩子,也不用負任何責任,女方獨自將這個小孩撫養成人。因此,我們可以說真正的女兒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