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就怎樣回答。阿黑失去了阿詩瑪,天天都在想念她,每天吃飯時,他就端著盛包穀飯的碗走出門,對石崖子喊:“阿詩瑪,阿詩瑪。”結果只聽到那十二崖子發出同樣的聲音——阿詩瑪,阿詩瑪。這聲音就是石崖子上阿詩瑪的應聲。阿爸和阿媽做活的時候,也對著石崖子喊:“阿爸和阿媽想你呀!阿詩瑪!”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就應聲:“阿爸和阿媽想你呀!阿詩瑪!”後來,附近村寨的人們在阿詩瑪站的石崖子下彈三絃、吹笛子、唱山歌,石崖子上的阿詩瑪也會應和著悠揚的笛聲唱起山歌。

七、“孔仙橋”的傳說

雲南的西部地區有一段全長80多公里的古驛道,它起始於大理州祥雲縣的清華洞,終止於楚雄州大姚縣石羊鎮。在這條古驛道上,有一個叫“孔仙橋”的地方,可是沿著這條驛道走完全程也看不到一座橋,也找不到任何曾經建過橋的痕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來“孔仙橋”的得名,和發生在這裡的一個故事有關。

在漁泡江中游和上游的祥雲、姚安兩縣,山廣地袤,古驛道越漁泡江而過,但每年一到雨季,江水暴漲,交通被洪流隔斷,人們無法過江,那些運鹽的商幫只能繞道姚州。有一年,一支去西南的商幫中午從石羊起程,想趁著天還沒有下雨、江水比較小的時候搶先過江。可是他們只走了30裡,還沒到江邊,天上已經烏雲密佈,很快就電閃雷鳴地下起了傾盆大雨。

商幫見雨大了,只好進村寨避雨。第二天黎明時分,雨雖然停了,但暴漲江水的咆哮聲卻震耳欲聾,他們已經無法透過了。無奈,他們只得往東繞行,忽然看見一個銀鬚飄飄的老仙人,手裡拿著書卷,身披紫色霞衣,從石羊方向飄逸走來。大家仔細一看,發現這個老神仙正是石羊孔廟裡的孔聖人。只見孔聖人來到江邊,滔滔巨浪中頓時出現一座又寬又平的長橋。孔聖人過了橋,又步履輕盈地上山,到高高的山頂沐浴著陽光讀起了詩書。鹽商們見橋還在,趕緊架鞍起馱,吆喝著馬借橋過江,等他們過江後再回頭一看,橋已經消失了。

從此之後,每逢雨水季節,運鹽商幫就經常趕在黎明時刻借孔聖人的橋過江。這些人對孔聖人的大恩感激不盡,於是將這裡叫做“孔仙橋”,一直叫到今天。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章 奇異民俗(1)

雲南歷史悠久、民族眾多,是一塊多種文化融匯交流的風水寶地。各種文化在這裡相互影響、碰撞,衍生出各種奇異的民俗,使得整個滇味文化產生了別具一格的韻味,強烈吸引著各地的人們到這裡來體驗一番。下面我們就選取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奇異滇味民俗,以饗讀者。

一、斗笠反著戴

在雲南可以見到一種奇異的現象,即這裡的一些人竟然常年把斗笠反著戴,他們就是雲南的花腰傣族人。“花腰傣”是對居住在元江和新平一帶傣族人的俗稱,因為這裡的傣族婦女都喜歡在外面穿一件很惹人的繡花彩色束腰帶,所以人們稱其為“花腰傣”。

斗笠

元江和新平兩縣的“花腰傣”女人十分講究裝束,喜歡穿裡外兩件鑲邊黑筒裙,戴很多圈彩色腰箍,還用綵帶束腰,黑短上衣斜襟長袖,袖口包紅邊,領口上有很多滾銀泡,以紅巾扎頭,並在頭上反戴著斗笠。她們反戴斗笠,其實並不是真的戴反了,而是她們自古就有的一種正常戴法,只是這種斗笠的造型比較特別而已。

花腰傣女人的斗笠在當地叫雞棕斗笠,是花腰傣區別於其他傣族的顯著標志之一。“雞棕”是一種野生菌子,因為斗笠中央似塔尖高聳,帽沿略往上翹的造型和菌帽的形狀相似而得名。這種斗笠所謂的“反著戴”,一方面是因為與民族服裝搭配起來很美觀,但主要還是為了實用。因為雲南花腰傣居住的地區年均氣溫在20多度,最高可達40度,戴這種帽沿略往上翹的雞棕斗笠,人會感覺比較涼爽,而且還可以防曬。下田幹活時,帽簷往上翻不會影響到視線,且能四面透風。如果下雨了,斗笠有一圈邊能積住雨水,雨水就不會淌到自己身上。此外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為少女*,因為這種帽沿能遮住陌生人的目光,既可掩飾少女的羞澀,又可窺視對方。

花腰傣因花腰帶而出名,而她們戴著這種斗笠,給人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每年正月初在新平、元江一帶趕“花街”時,人們隨處可見花腰少女反戴斗笠的倩影。

二、鮮花當蔬菜

在大多數地方,很少有人吃鮮花的,但是雲南人卻把鮮花當蔬菜吃,由此成為當地的一大怪事。雲南人吃花的習俗由來以久,據有關部門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