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問題。
中國不能獨立於世界之外發展,他必須取得那些洋人的認同。德國和奧匈帝國已經沒問題了,美國和日本也不會對自己上臺有太大的反應,更何況楊小林沒打算自己當總統。
剩下就是英法,楊小林決定了。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英法談判,有一些問題自己必須做出讓步,仗,不能再打了。
這一場戰爭中國贏的當真十分的漂亮。不光是司令部的決策相當的完美,戰場上的指揮官表現的也十分出色。還有那些普通計程車兵,在戰鬥中他們的軍事素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一些技術型的兵種湧現出了大量的作戰英雄。
裝甲師的一個坦克手在最後一次的突擊當中摧毀了俄國人一百多個火力點。幹掉四十多門火炮;第二集團軍的一個狙擊手一年多的戰鬥打下來最後的成績居然是狙殺了兩百多個敵人,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俄軍連排級的指揮官!更囂張的是有一個炮兵班,在最後一次戰鬥中居然獨自幹掉俄國火炮八十餘門!雖然說這個數字是因為俄國人的炮火已經沒有了炮彈。大部分都無法還手才造成的,可是中國方面一個炮兵班的攜彈只有一百發,幹掉對方八十門火炮,足以證明炮兵們的射擊水平了。
在這個時代所有的國家都強調的是士兵的勇猛和火力的強勁,一戰之前所有國家對部隊的衡量標準就是這兩點。比如在著名的索姆河戰役之中,法國人在看到自己計程車兵比德國人多,自己的火炮比德國人口徑大,就非常認真的宣佈,這個地方已經不存在危險了。
對於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他們根本就不重視,技術兵種更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到了二戰就不一樣了,二戰的時候在蘇德相持階段,也就是一九四二年,蘇聯的飛機數量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德國,但是每一次空戰德國人都能把蘇聯人打的找不著北!就是因為你飛行員的素質不行。那個時候德國人非常蔑視蘇聯的,新入伍的飛行員都先來蘇聯戰場戰鬥一段時間,等到擊落了十幾架蘇聯飛機之後,再到西線戰場去跟英美的飛行員較量,蘇聯人就是人家德國人練手的貨。
楊小林自然知道技術兵種對一個部隊的重要性,在戰爭結束之後剛剛準備回北京,他就把所有的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的那些士兵都召集了起來,楊小林說了,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他們在全軍推廣他們的經驗,甚至要把這些經驗全部編寫為教材。
北京。
中國的局勢真的讓那些紳士們感覺到了陣陣的緊張,薩道義和朱爾典先生作為英國方面處理事件的全權代表,在楊小林宣佈在蒙古的軍事行動結束,大軍將回師北京的時候,感覺到了莫名的緊張。
對於英國人來說,孫文和袁世凱的勝負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重要,這兩個人都是可以爭取的,對他們態度都是友好的,但是楊打鬼不一樣,那個傢伙是禽獸!
“薩道義,俄國人已經徹底的輸掉了這場戰爭,這是我們預料之中的事情,楊打鬼現在回來向我們傳達的資訊非常明確,假如這個時候我們向他提出和談的話,他應該不會拒絕了。”
朱爾典的先生端著一杯咖啡坐在大使館大廳的沙發上,眉頭緊緊的鎖在一起。薩道義當然知道他心中的焦慮:“他當然不會拒絕!在這個時候他肯定已經把眼睛盯在了袁世凱的身上!他的目標已經不是俄國人了!”
朱爾典問了一句:“袁世凱跟您說過什麼沒有?我不相信他對楊打鬼一點準備都沒有。”
薩道義雙肩一聳動:“那個傢伙當然有準備的。他今天還告訴我不用擔心,他說楊打鬼從蒙古回來至少需要等到五月中旬,而山西的閻錫山明天就可以到達北京,馮國璋的部隊在四月中旬就能夠回來。他認為一個月時間足夠他把一切都處理好了。”
朱爾典輕輕的搖頭:“看來他還是打算使用武力來解決。難道您沒有告訴他這是一個糟糕的選擇麼?他對孫文的鎮壓已經引起了中國很多人的不滿,如果再用武力解決城外的中國部隊,會給楊打鬼推翻他找到最好的藉口!”
“他當然知道!可是朱爾典先生,除了武力,您還能找到更好的辦法麼?”
薩道義的問話讓朱爾典真的無言以對,想想確實是這樣,楊小林宣佈回師本來對袁世凱就是一步將軍的棋,袁世凱必須在那個傢伙回來之前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好,而現在真的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了。
薩道義接著說道:“我認為我們到了應該明確自己態度的時候了!朱爾典先生,我建議我們馬上給倫敦發去電報。我們必須支援袁世凱!另外我們英國說服法國,美國,日本!這不是因為我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