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當官的人。
徵辟制,是個合稱,我們可以分成徵和闢來理解。
徵,顧名思義,在秦朝當官的一條途徑是打勝仗,用軍功換官職。
闢,我們可以理解成闢署,打個比方來解釋,皇帝先挑人,他挑一部分人成為國家頭號領導班子,名額有丞相、將軍、三公九卿等。這些領導班子挑選出各個省的最高行政官,這是國家的地方集權班子,稱為二套領導班子。
二套領導班子又挑選本省內的州、郡、縣行政長官,這個稱為三套領導班子,隸屬於二套領導班子。就是這樣以此類推,從上到下一級選出一級。
說白了,在秦朝當官,必須被你上面的“選上”——秦朝中央和地方官員具有自命下級官吏的權力,這麼一來的話可能有人有疑問了,這個也太玩笑了吧?這樣一來不是可以隨便推薦自己的熟人親戚朋友了嗎?原則上是這樣的。
這個問題最高統治者們也想到了,為了避免這種離譜的現象,秦朝法律中有這麼一句話“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這句話重了啊,我給你隨便選人當官的權力,但萬一你選的人出了問題,哼哼,他瀆職我就以瀆職罪辦你,他貪汙我就用貪汙罪辦你,他犯了死罪,那麼不好意思了,你的腦袋也得跟著掉。
有了這句話,官員們就不敢隨便亂選部下。因為一個選得不好那就連累自己倒大黴。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李斯同志當年為什麼有小官不當,屁顛顛地跑去呂不韋家當門客?不錯,因為他要當大官,當最大的官要讓皇帝選上,那時候的李斯還不認識嬴政,只能先去讓呂不韋選。
說到這裡大家已經明白在秦朝當官,既是件容易的事也是件極難的事。容易是因為沒有固定標準,完全看挑選者的喜好眼光;難也是因為沒有固定標準,撞大運的成分太多。誰都不是天生的賭神,逢賭必贏。
正是這種種原因,劉老爹覺得劉季還是當個能幹活的農民比較有前途。但問題又來了,劉季非常不喜歡幹農活,而他又不想讀書,讀了也未必賣得出去,且有把自己讀得滿身酸腐氣的危險。劉季最喜歡的就是喝酒吹牛罵人聊天,如此發展下,劉季很自然地成長成流氓劉季。
成年後的劉季的職業就是流氓。不同職業會培養出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