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聖上穩坐皇位已經有十幾年了。當初幾王相爭,皇位更替的腥風血雨似乎已經過去,但是已經發生過的歷史還是存在於人們的腦海裡,始終不曾被抹去。
十幾年前先皇駕崩,十二皇子趙于衡只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孤家寡人。
母族不給力,自身又體弱多病,後來是有草莽出身的北堂耀在身邊輔助,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直到最後打敗了七皇子,登基為帝。
北堂耀出生入死,經歷過的戰爭大大小小無數次,趙于衡成功的軍功章上,起碼有一大半都是北堂耀的功勞。
最後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也封了北堂耀為唯一的異姓王,鎮北王。
有北堂耀坐鎮北都,可恬然安睡,萬事無憂。
除了是患難兄弟之外,北堂耀的妹妹北堂彤雲早已嫁入皇室封妃,北堂耀與趙于衡更是親上加親。
嫁與趙于衡一年之後,北堂彤雲很快便生下了五皇子。小皇子聰明伶俐,甚是受喜愛。
形勢至此,鎮北王的名聲煊赫一時,在王朝中無人能及。
興盛之勢來得快,但衰敗之勢來得也快。
不出幾年之後,鎮北王卻突發疾病,臥病在床,昏迷不醒。經多位太醫診治之後,說是由於中風所致,已傷及大腦,只能靜養等待鎮北王清醒。
但誰成想,鎮北王這一昏迷,就昏迷了近十年。
在這近十年裡,發生了許多事情。
五皇子才剛剛成年,就被皇帝派去邊疆領兵作為歷練。北堂彤雲那時已經被封為慧妃,她自然不同意自己的兒子被送到那麼遠的地方。
而且說得好聽,這哪裡是歷練!二皇子三皇子明明比五皇子還大,也至今都沒有離開過京城!
這所謂的歷練,實則是發配,分明就是五皇子礙著朝中他人的眼,不過是為了爭奪儲君之位,而把五皇子拼命踢下臺而已!
三皇子、六皇子的母族都在朝中頗有分量,是朝堂上的三大派系之一,把五皇子發配出去,都有他們的手筆在。
北堂彤雲心中縱萬般不捨,但皇帝態度十分堅決,北堂彤雲再仔細一想當時的情況,只能含淚同意了。
他們北堂一脈出身於草莽,唯一得力的靠山北堂耀昏迷不醒,和朝中的派系大黨硬碰硬,實在不值得。
為了澄清態度,也避免這樣的紛爭波及到五皇子,慧妃提出主動到庵中帶髮修行,不再過問世事。
至此,往日裡顯赫的鎮北王府,如今是清清靜靜,風光只存十之一二。
不過雖然在朝中並不顯赫,但在民間中,鎮北王府的聲望一直居高不下。
這也得益於當年北堂耀在戰火中多次救濟百姓,並且打退了塞外的侵略者有關。
北堂耀戰無不敗神話,在百姓心中流傳不息,已經有了“戰神”之稱。
有北堂耀的王朝,就有了安全感。
北堂耀餘威猶在,所以哪怕在朝堂上已經沒有了鎮北王府活躍的影子,但無論是誰都不敢輕易的欺負。
皇帝雖然對於五皇子鐵面無私,但是對鎮北王唯一的子嗣卻是照看有加。若說皇上面前的第一紅人,除了北堂泠外,再也無人敢說第二人。
.
慧妃方才問及鎮北王的話,一陣傷感過後,便不由抬起一雙美眸,看向坐在旁邊,與兄長肖像的男人。
慧妃的眼神中劃過了傷感與欣慰,明明才不過弱冠之年,卻早已承擔起了一切重任。
“宣兒,你父王出事了這幾年,事情來得突然,我也不能幫助你什麼,只靠你一個人走來,也真是辛苦你了。”
“姑姑言重了,我倒是不覺得還有什麼。”
北堂泠抱了抱拳,臉色淡然,話語間也是笑哈哈的輕鬆,全然不見一點壓力在臉上。
“你這孩子!”
北堂彤雲看了一眼笑得開心的北堂泠,知曉他是一個報喜不報憂的人,說的東西也許是表面上的,根本信不得,便繼續叮囑著。
“宣兒,如果真有什麼困難,就問問你師傅,問問你父親忠心的老部下,不要一個人藏著掖著,知道了嗎?”
“知道了姑姑,難得繞開一群尾巴來看姑姑,如果還是隻有這些話,那下次我就不來了!”
北堂泠連著點著頭,但說出來的話卻是氣死人的。
“行了行了,知道你煩,那我不說了。”慧妃嗔怨似的看了北堂泠一眼。
“只不過是讓你學會好好照顧自己,不要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