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朋友,相識的人,自己之前可是壓根不知道這個山上還有一座慈雲寺,當然就談不上什麼‘故人,。
不過陡然間,他又想到了‘故人,的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指已死去的人,想到這裡,汪海洋嚇了一跳。他突然想起進廟時,看到大門上那幅對聯,當時心中湧起一起奇怪的感覺,儀曾相識一般;後來進入廟中,見到那影壁,也有相識的感覺,而且站在那裡,彷彿眼前的一切非常熟悉,但是明擺著自己從來沒有來過慈雲寺,如何有那種奇怪的感覺呢?
提到那幅畫,眾人都情不自禁的回頭去看汪海洋,這時候,大家才感到那畫中人居然與汪海洋十分相儀,因為那是畫像,不是相片,所以不可能完全相像,但主持這麼一提,大家便有了這種感覺,眾人心裡便潛移默化的有了一種想法,覺得主持這夢的確大有玄機。那主持又說:“正是那幅畫,從自我當了主持之後,那畫掛在那裡,數十年來曾掉過,卻在我做了那個奇怪的夢之後,突然掉了。猛然間,本座猶如醒醚灌頂,一下大徹大悟。
巧的是,第二天,那女保安小梅便提出辭工,本座就想,這正好應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句話,看來本廟要請那位故人前來,當然這故人應該是一個男子才對。於是本座就做出了令你們吃驚的決定,其實本座心中也有所顧慮,這天機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本座揣摩之後,覺得是要請個男保安,但畢竟這是尼姑庵,男女有別。不過祖師爺既說本寺有劫難,只能請故人化劫,為大局著想,本座只能一意孤行了。本座也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面試那些應聘的人。
但祖師爺的提示實在太少,本座也不敢確定哪位才是有緣人,直到本座最後聽到‘汪海洋,這個名字,又才聯想到與那夢有關一一”說到這裡,主持問:“各位有何頓悟?”眾人面面相覷,半晌,那真智卻開口了。
第13章 前世今生
主持問話,眾人無語,那真智聯想到主持夢中,平地起水,最後一瞬間化為驚濤駭浪,於是答道:“汪海洋三字,不僅三字皆含水,而有汪海大洋之意,莫不是暗合了主持夢中那漫買大水?”主持含笑道:“不錯,祖師爺雖不能明說,卻有暗寓。
本座當時來能領悟,但面試時聽到‘汪海洋,三字,頓時醒悟過來,這正合了夢中所見之景。於是本座心中有所震動,便細細打量此人。沒想到,這一打量,便相由心生,只覺得這位施主與畫中的汪善人竟然非常相儀。
巧得是,他們也同姓,我們是信佛之人,本就相信今生來世之說,恍惚中,本座就覺得汪保安莫不是汪善人投胎轉世?這不正合了祖師爺告戒的四個字‘故人來訪,?”
聽到這裡,眾人都嘖嘖稱奇。若尋常人聽來,肯定覺得這是無稽之談,荒謬之極。但如主持所言,這裡都是佛教子弟,自然都能相信和接受,固然吃。涼,但也不會認為主持是胡說八道。汪海洋聽到這裡,再也控制不住,聯想到自己進廟時的奇怪感覺,震驚之餘,也感到激動萬分。當下,他開口道:“主持師太,能否讓我講幾句?”大家又把目光齊刷刷的望向他。
主持道:“莫非汪保安質疑本座的話?想來你不是佛門子弟,理解起來困難也是常理之中。”“非也。我聽了主持的闡述,心有所感,忍不住想說,那天我第一次進廟時,看見那大門上的對聯,看見那影壁上的字,都有一種儀曾相識的感覺,彷彿我以前到過這裡,這種奇怪的感覺當時嚇了我一跳,我也搞不清是什麼原因,今天聽了主持的一番話,難道那汪善人真是我的前生,我是他的後世?”
汪海洋這一說,更加印證了主持的話。主持說:“善哉善哉,汪保安你有所不知,那大門的對聯和影壁上的字正是當年建寺之時,汪善人親筆題寫。你有此感觸,不足為怪。”這下眾人更是確信汪海洋就是汪善人轉世。淨空說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主持慧眼識人,化解本寺之劫難,弟子當真是佩服之至。”
眾尼姑也隨著她唸了一聲“阿彌陀佛”。主持道:“能夠解託夢之惑,本座也甚感欣慰。其實就是當時,本座認為汪保安就是那有緣人之時,還是有一絲顧慮,如前所述,留一男子在寺中,恐多不便,也會遭世人猜忌。但本座對於劫難何時發生,如何化解,也是一無所知,故當時不能相告眾人夢中之事。
沒想到本作正猶豫之時,汪保安的表舅媽卻對淨空說了一番話。淨空,本座說得對不對?”那淨空趕緊答道:“不錯,小汪的表舅媽。洽。洽在那時,拉弟子出門,耳語了一番。當時弟子也和主持抱有同樣的疑慮,認為招男子入寺,實在不要。但弟子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