狽ィ�
辯論非常激烈,支援立即北伐和支援暫緩北伐的人都有,不過其中的力量對比非常懸殊,除去態度曖昧不發表意見的與會人員,以高達、李庭芝、向士壁、王文統、文天祥、邛應和楊亮節等主戰派官員清一色贊成立即北伐,要求抓住中原空虛的機會,奪回淪落已有百年的國土,完成南宋軍人百年來的夙願。而反對立即北伐、認為時機還不成熟的人僅有一個——就是剛剛投靠宋軍才十幾天時間的禿驢子聰。
“恩師,學生堅定認為我們不應該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北伐機會。”爭論中,李庭芝向賈老賊大聲說道:“現在忽必烈已死,他的主力也基本覆滅,中原之空虛,前所未有!而恩師在你數年來的勵精圖治下,大宋軍隊戰鬥力已大為提高,中原漢人也紛紛心向大宋,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手,此時不乘機北伐,更待何時?”
“祥甫言之有理,末將也認為眼下是北伐的最好機會,而且我大宋主力眼下正駐紮襄樊,北伐收復三京道路最近,連集結兵力的麻煩都省了。”高達站出來支援李庭芝,然後曹世雄、王文統、向士壁、文天祥、邛應、陳宜中、黃鏞和青陽夢炎等一大幫宋軍中高階將領紛紛起立附和,贊成立即北伐的建議——沒辦法,誰叫賈老賊手下的大部分都是主戰派和好戰派,王文統也是個激進份子,自然贊成開戰。只有嫡系部隊基本上打光的呂文煥等荊襄將領沒有開口——他們也沒辦法,有心想要休養生息,卻又怕反戰背上秦檜罵名,只好閉嘴不語。還有劉秉恕和姚樞等人因為身份特殊,也沒敢開口。惟有劉秉恕的大哥子聰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冷笑著等待開口機會。
好不容易等主戰派都表完了態,子聰這才冷笑著問道:“李庭芝將軍,剛才你說大宋北伐,此刻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手?那麼小僧倒想請問一下?這天時地利人和到底在那裡?天時,中原連年戰亂,災荒不斷,民無隔夜之糧,農無來年之種,大宋軍隊一旦北伐,為了爭取民心,不得不對中原百姓採取安撫政策,這賑濟災荒的糧食從何而來?從後方運輸,大宋又準備好那麼多口糧和種糧沒有?”
李庭芝無言可對——襄陽城裡的糧食是很充足,可這點糧食又夠中原用幾天?子聰毫不留情,繼續駁斥道:“至於地利更是可笑,中原地形以平原為主,河流稀少,大宋水軍無用武之地,只能以步兵迎敵,軍需輜重糧草全部靠後方運輸,一旦糧道被蒙古騎兵切斷,不就又是一個端平入洛的下場?還有李將軍你所說的人和,大宋丟失中原已有一百多年,中原漢人已經換了幾代,還有幾個人心念故國?大宋近幾年來對中原懷柔不假,但主要針對的還是漢人世侯,真正施加到漢人百姓身上的,又有多少?人和又在何處?”
“人和還是有的吧。”曹世雄站起來幫腔道:“這一次大宋軍隊在南陽遷延百姓,騰出城池設套殲滅忽必烈殘部,南陽城裡的漢人還是很配合的,由此可見,賈太師這幾年來對北方的懷柔還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曹將軍,謙虛是一種美德,但過度的謙虛就是居心叵測了。”子聰微笑,絲毫不顧賈老賊和曹世雄臉色尷尬,只是直接說道:“南陽百姓之所以配合大宋軍隊,主要是因為曹將軍你開倉放糧,拿忽必烈的糧食收買了飢寒交加的南陽百姓,所以他們才肯配合大宋軍隊行動,與賈太師的懷柔策略何干?收買一城之民民心容易,收買全中原的民心,那就難了。”
曹世雄被子聰駁得老臉一紅,尷尬坐下,向旁邊的好友高達低聲嘀咕道:“這禿驢說話還真不留面子,真搞不懂忽必烈為什麼一直沒砍了他?賈太師也把他當寶一樣供起來?”高達苦笑,低聲答道:“這就是區別——咱們倆沒這樣的容人之量,一輩子只能當將,他們生來就是當帥。”
“子聰大師,能不能這樣?”一直沒開口的賈老賊忽然說道:“乘著中原空虛的機會,我軍北伐先收復汴梁、洛陽和應天府,然後搶佔潼關並控制黃河,扼關阻河而守,積蓄力量再收復黃河以北的漢家江山?”
“對,對,扼關守河,肯定可以擋住韃子的騎兵。”宋軍主戰派將領也附和起來,並不停賈老賊戰略目光深遠,把握時機得當。不過子聰卻還是連連搖頭,微笑道:“賈太師,你這個扼關守河的主意確實不錯,可你還是忽視了不少東西。第一,潼關還在忽必烈殘部手中,領兵的色目人廉希憲對蒙古忠心耿耿,漢人和蒙古人中二選其一,他必然選擇蒙古!大宋北伐後,倘若對潼關動手,廉希憲十有八九會引阿里不哥和阿魯忽騎兵入關,到那時候,太師的扼關守河策略落空不說,北上之軍還有全軍覆沒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