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為城內城外被守軍隔絕的原因,在肖天健領兵抵達廬州城之後,想和城中的人聯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當初李信便和城中的人約定好,邢天軍抵達之後會主攻西城門一帶,將守軍主力都吸引到西城門,城中細作們便暗中聯絡,等候大霧天暴起奪取東城門,裡應外合接應城外邢天軍攻入城中。
(今天的打賞震撼呀!多謝呼嚕胡嚕兄弟的鉅額打賞!實在是感覺慚愧,卻無以為報!只能說謝謝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暴起
這也是肖天健到達廬州城之後,這一次並不急於攻城的原因,這些日子別看他們在西城門外面打的熱鬧,其實主要目的便是牽制城中守軍兵力,將守軍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西城門一帶,可是肖天健卻並不想在強攻之中消耗太多的兵力,畢竟眼下他集結起來的兵將基本上都是邢天軍的骨幹精銳,如果再像當初打襄陽那樣,傷亡慘重的話,肖天健可不願承受這樣的損失。
吸引守軍兵力的計劃其實早已達到,但是天不作美的卻是他們期待和約定好的大霧天氣卻遲遲沒有到來,使得肖天健只能等候下去,現如今這場大霧終於來臨了,肖天健這才將他原來的佈置告知了手下諸將。
當頭天晚上大霧降下的時候,肖天健變在大營之中做好了安排,大部分主力兵將依舊留在城西一帶,天光一亮,便開始發炮轟擊廬州城,並且令城西的兵將集體在濃霧之中大喊大叫,做出要趁著濃霧攻城的架勢,果不其然將廬州城中守軍和官吏們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城西一帶,一個個滿臉惶恐的瞪大雙眼朝城下濃霧之中望去,還要時不時的小心著炮彈會落到他們的頭上。
但是殊不知這個時候,城東方向卻開始有一批人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了城東門內的小巷之中,一個看上去滿臉老實像的算卦先生卻忽然間從懷中摸出了一個銅質的小腰牌,一群匯聚到他周邊的人看到他的腰牌之後,立即也紛紛從懷中摸出了一塊相仿的腰牌,一起對他施禮,這個身穿道袍的算卦先生笑了一下,也不多言,受了眾人一禮之後,一擺手帶著這幫服飾各異的人鑽入到了一個小院之中,不多時這些人便又從小院之中走了出來,不過每個人身上都多了一個長布包,迅速的散開,又從各處朝著東門匯聚了過去。
東門這個時候僅僅留守了不到三百官兵,而且基本上都是城中的老弱,大部分精壯一些的兵將這個時候都已經不是被抽調到城西便是被抽調到了城北一帶,而城東一帶這麼多天一來,一個賊兵的影子都沒見到,所以守軍對東城門一帶也就忽視了許多。
雖說吳大樸也要求城中實行戒嚴,但是官府卻並不對城中難民以及百姓接濟食物,老百姓沒法子總是要出門想辦法找吃的,所以城中雖說戒嚴,但是實際上老百姓行動還是比較自由的,這也就給了這些邢天軍的細作們創造了活動的空間和機會。
逐漸的大致有百十個人漸漸的匯聚到了東城門一帶,又稍等了片刻之後,那個帶頭的算命先生看到已經沒有自己人繼續匯聚過來了,於是便不再等下去了,忽然間打了一聲呼哨,然後將身上的破舊道袍一把甩到了地上,露出了裡面穿的一身勁裝,緊接著便抖開了手中那個長布包,轉眼間拔出了裡面包裹著的一把鋒利的單刀,而且在他迅速的掏出一塊白布纏在了腦門上。
“弟兄們!動手!”這個“算卦先生”舉起了單刀,大聲的吼了起來。
其餘匯聚過來的那些各色人等,這個時候也都紛紛的抽出了各自藏的兵器,有人持刀,也有人手持一根鐵鐧,更有人顯然是找不到趁手的兵器,僅僅是持握了一根粗木棒,還有人朝著一根扁擔,總之他們使用的武器非常紛雜,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每個人都迅速的在頭上纏上了一塊白布,使得眾人一眼便能看出誰是自己人。
於是這百十個人一起低吼了一聲便一個個從小巷裡面竄了出來,蜂擁著朝著東城門衝了過去。
這會兒留守東城門的是城中的姓劉的廬州府通判,這個劉通判本來這會兒心思都放在了西城門方向,不斷的派人朝西城門一帶跑去打探那邊的戰況,根本就沒有留意到他眼皮下面的地方,包括留守東城門的這些官兵,也都基本上將注意力放在了城西方向,即便是沒有關注城西方向,也基本上注意力都放在了東城門外面,瞪大雙眼瞅著濃霧,生怕濃霧後面突然間衝出一批邢天軍的人馬。
所以當這幫人突然間從一條條小巷裡面殺奔東城門內的時候,東城門這邊的守軍基本上都沒有一點思想準備,有人無意間看到了霧中衝出的這些人,於是便愣了一下,居然還有人不用腦子的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