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時,前線御前諸軍退於二線的畏縮之舉,反而重新將軍隊壓倒了邊境,這使得不少人都認為,秦天德打算是要跟金國開站了!
沒錯,就是秦天德,雖然所有的聖旨皆是出自新皇趙眘之口,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秦天德的意思,因為秦天德如今的權柄是在是太大了,大的超過了當年威風不可一世的秦檜,因為秦天德是此次兵變中最大的獲益者,甚至超過了登上帝位的趙眘。
在趙構退位禪讓的聖旨中,清清楚楚的寫了這麼一條,秦天德為大宋國師。
何為國師?國師一詞最早出自於尚佛的北齊文宣帝之時,指的是有道高僧,在宋朝還從未有過國師的稱號,秦天德何德何能竟能得此殊榮?
要只是這樣也擺了,畢竟沒有什麼實權,可秦天德的這個國師並非如此,其職能又被趙構改變了——下領百官,上代趙眘處置國事。
在趙構的退位禪讓聖旨中說的明白,說是趙眘年幼,還不足以主政,因此國家大事交由秦天德代為處理,一人獨領朝政,等到時機成熟,再將朝政交換於趙眘。
在百官看來,趙眘的確年紀小一些,可再怎麼說也年滿十八了,如果說這還過於稚嫩,那麼只比趙眘大了不到七歲,如今還不到二十五的秦天德難道就成熟了麼?
要只是這些,也還能忍受,畢竟趙眘尚未加冠,等上兩年加冠,秦天德就應當將朝政歸還,最多再忍上兩年就是。
可是趙構的旨意中還有一句話讓文武百官甚至趙眘自己都難以接受,說是趙眘何事有能力處置朝政由國師秦天德說了算,也就是說,即便趙眘加冠,年滿二十,如果秦天德認為趙眘還不足以處置朝政,照樣可以不把朝權交還。
換句話說,只要秦天德不開這個口,哪怕等到趙眘七老八十也只是一個傀儡皇帝,真正的大權始終都在秦天德的手上!
當然也不能完全這麼說,等到趙構老死,趙眘要是把心一橫,硬頂著不孝的名頭,違背趙構旨意,硬是將朝權從秦天德手中搶回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趙構如今的身子骨極為硬朗,看樣子在活個一二十年也不成問題,而這一二十年足夠秦天德將朝堂經營的密不透風,到那時即便趙眘想要收權,又談何容易?
為此以趙鼎為首的不少官員,甚至包括胡銓陳規等得益於秦天德的官員全都去求過趙構,懇求趙構將聖旨收回,收回對秦天德的封賞,因為這份封賞實在是太嚴重了,要不然秦天德也不會再戊五當日選德殿內聽到後興奮的魔怔了。
令他們失望的是,也不知趙構受到了秦天德什麼樣的蠱惑,下定了心思授予秦天德通天的權柄,弄得百官長跪宮門外三日三夜最終也以失敗而告終。
他們不同意秦天德在朝中一人獨大的原因很多,說起來也頭頭是道。例如如此放縱秦天德容易使其成為第二個秦檜,時日一長會威脅道趙眘的帝位,動搖大宋近兩百年的根基。
他們不放心秦天德也是有道理的,不說秦天德是秦檜的侄兒,血液中留著秦家的血脈,只說兵變首腦秦檜到現在都不曾被處斬,秦檜眾多黨羽也沒有收到任何處置,再加上朝中另外的官員變動,就足以讓他們對秦天德起疑了。
秦天德門下三御使之一的何鑄升任吏部尚書,曾出任過兵部侍郎的王庶為刑部尚書,而依附過秦檜的範同則搖身一變成為了與趙鼎齊平的右相,著實讓所有人跌破了眼睛。
這範同升任右相後,不知是否得到了秦天德的示意,開始打死拉攏那些樹倒猢猻散的秦檜黨羽,這些人失了秦檜這棵大樹,又因為擔心被捲入到秦檜叛亂一事中,得知範同乃是秦天德心腹之一,又曾經依附過秦檜,當下在很短的時間內,紛紛投入了範同門下,使得右相範同在較短的時間內在朝中形成了一股極大的勢力,被人稱之為新秦黨。
面對範同的強勢崛起,趙鼎、張浚、李光、韓世忠等人擔心秦天德一家獨大,迅速抱團拉攏交好官員,圍繞在趙眘身邊,在朝中也形成了一派勢力,被稱之為保皇派。由於他們大多身居高位,雖然人數略遜於新秦黨,但其勢力並不弱於對方。
除了新秦黨和保皇派這兩大是例外,還有一派不能不讓人注意,那就是淮陰黨。此時的淮陰黨人數並不多,公認的只有周必大、陸游、嶽雷、王貴、秦二幾人而已,當然胡銓、陳規、陸宰等人因為種種關聯也被視作淮陰黨,只不過不是那麼純粹罷了,算是半個淮陰黨半個保皇派。
淮陰黨雖然人少官職大多不高,但是確實深得秦天德看重,加上淮陰三傑年輕有才學,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因此沒人敢輕視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