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略規劃方面他還是有著自己很獨到的地方的。
(全本 )
第一集 第二百三十二章 棋局
沒有人甘願成為棋局上被隨意擺佈的棋子,更沒有喜歡在棋盤上扮演註定要被吃掉的棋子。
為北遼鎮守西線防禦雲州的,是北遼的車騎將軍高沛。高家雖然是從北遼當年清洗原先的車騎將軍尹盧均一門之後才開始接手這方面的事情,花了不下十年來逐步平息北遼西線各軍中的不同意見,逐步清洗尹家殘餘,建立起了一整個忠於高家、忠於北遼的西線防禦體系。高家花了將近一代人的時間才做完這些,又花了一代人的時間和無數的金錢大大加強了西路軍的軍備。西路軍在北遼現在也算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勢力了,不管是在朝堂是還是在軍方都是。
但西路軍畢竟差了一分火候,說話不夠硬氣,這才在當年雲州最危急的時候被徐景添老將軍威逼利誘著最終也沒有對雲州出手。雖然將大侖山收歸西路軍控制,的確是大大修正了西路軍和整個北遼西面的防禦弱勢,但現在雲州明顯的復甦勢頭則讓高沛為首的西路軍勢力覺得更加危急。
雲州的軍力的確是經過了大批裁撤,人數比以前少了很多。現在的雲州,五十營之外很少有像樣的軍隊。各地都只留下少到幾人、多不過幾天人的衙役,來管理城鎮治安,來維護城防設施,進行最基本不過的瞭望和巡邏。其他就是一些富戶、世家的以家丁名義組建的很小規模的私人武裝,由於雲州向來有富戶豪族出兵助戰的傳統。哪怕現在雲州的新政裡對於富戶豪族的私兵有更嚴格的限制。但還是得將這部分人數計入雲州總兵力裡。五十營之外,看似是隻有這些軍力,但實際上那些榮軍農場和牧場,哪怕雲州經略府沒有倡議要保持軍事訓練,但實際上幾乎沒有一個農場或者牧場例外,幾乎都保持著相當不錯的水準的軍事訓練。而云州的那五十營計劃,更是讓高沛每每想想起來就寢食難安。
五十個營,十幾萬人的職業軍人意味著什麼?而且,這五十個營的裝備和訓練標準是如此的高。以高家在西線的經營,自然能夠了解到很多這方面的內容。在換裝開始之後沒多久,雲州諸軍的裝備更換標準就傳到了高沛手裡。當時,他別提有多難受了。雲州的那八個守備營的裝備,可能都不比他麾下被他倚為西路軍一臂的飛虎營差到哪裡去,從細作們彙報來的鐵雲騎、景雲騎這些主戰部隊的裝備和訓練標準更是讓人有歎為觀止的感覺。而北遼在東平崛起之前,同樣是天下四分的強馬質量上比起雲州更勝一籌。但他們的步軍也是非常強盛。但現在,哪怕是這點對雲州的優勢都彷彿要被逐漸扭轉過來了。雖然對兵員素質、訓練水平要求甚高的重器械營、重步兵營都還一個都沒有編成,但云州卻已經有了兩個格鬥步兵營和一個長弓營。這加起來還不到一萬人的步軍讓高沛很是有些憂心,因為到現在為止,細作還沒送來任何有關這三個營的戰力分析。
高沛陳兵西線也不是為了此刻就發動對雲州的攻勢,不管是戰力還是後勤補給,他都沒有準備好。但有些時候,不得不考慮一些別的東西,比如北遼朝中的西線作戰和南線防備北寧關兩種作戰方略的爭執。比如是不是要在東部沿海設定一軍防備東平強大的海軍從水面上突入、運兵登陸,比如北遼朝廷中無數人將當時和徐景添妥協沒有出兵在雲州切下一大塊來加強北遼實力的指責……他必須強硬起來,來保證西路軍能夠在他的掌控下保持住最好的戰鬥力,來防備來自東平、來自雲州的威脅。
是的,威脅,不在西路軍統帥的位置上,沒有那一份份催命般的情報文書,是不會像他一樣大的壓力的。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東平內部在建設的幾支軍隊,尤其是天璇軍,就是為了攻略北遼而設。等天璇軍建軍完畢,等雲州的五十營整備完畢,基本上東平就隨時可以對北遼發動攻勢。而北遼內部連是戰是和都沒有個條陳,在這種已經擺在明處的威脅下,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自然是要有人來為北遼為什麼會陷入這種境地來負責的。北遼內部到底對北遼王庭有多離心離德,現在實在不好說。就比如他高沛,這時候擺出想要打仗的樣子,卻又明顯的沒有將其他的部隊佈置成可以應付各種情況的梯隊。沒有準備足夠維持一段時間作戰的糧草,甚至沒有要增加里輸送的跡象就是在傳遞資訊:對北遼內部,可以顯示他的強硬,和對雲州作戰的果決,恐怕不久之後朝廷反而要讓他收縮回來免得開啟和雲州、東平的戰端;而對外,則是告訴雲州方面,其實他是不準備打仗的,至於為什麼要把情況弄那麼緊張,那就看雲州和東平有沒有本事發現北遼朝廷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