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以中原為中,詳細記錄了世間地理。老夫聽聞往西有什麼安息、羅馬,他們的地理,本也在書中有些記載。”
《山海經》果然是本地球遠古的地理說明書。
單飛心中暗歎,他早聽過這個設想——很多人都是狹隘的以為《山海經》是說華夏地理,甚至認為這不過是神話,卻早有更多有心之人透過各種古蹟發現世界地理和此書的一些吻合之處。
“不過經黃帝、蚩尤大戰,之前更有某些意外發生……”黃承彥微凝眉頭道:“再加上共工炸裂大地,引發洪水吞噬大地,生靈盡喪後滄海桑田盡皆改變,書中記載已多不可現。最致命的卻是大禹知難掩伯益做《山海經》的事實,暗中篡改書中的記錄,如此一來,後人若非真正大毅力之人,更不親見,根本不信書中記載,這也就無形的抹殺了伯益的功績和影響,甚至認為伯益亦在做無稽之談。”
單飛聽到這裡,終於確定了方才的問題,“琴鼓山是有,大禹卻刻意的篡改此山的方位指示,讓人無法尋找?”
黃承彥撫掌笑道:“閣下一點就通,倒不枉老夫的一番言語。”
孫尚香默然,悄然向單飛望了眼,心道他就是這般的人,看起來寂寞非常,偏偏和誰都能談到投機。
“不過我想老丈在此,肯定不止為了講琴鼓山的典故?”單飛含笑道。
黃承彥心道你說的這是廢話,不過他亦是隨和道:“單大人高見。荊州牧立足荊襄多年,透過孔府藏書、自鳴琴、再加上苦心搜尋還原《山海經》的線索,專研天象,確定此間就是書中記載的琴鼓山,不過已沉入大澤。我等亦推知當初黃帝等人仙隱此處後,就是透過此地開始和外間有了聯絡。”
單飛目光閃動道:“大澤通行艱難,狀況反覆無常,黃帝他們在琴鼓山中開山為道是為了方便出入?”
黃承彥讚許道:“閣下一語中的,我等亦是這般想。”
那就是還沒有確定了?
單飛一聽就明,“不過老丈雖以大智慧到了此間,卻無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