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會上參加的人很多,但是依舊在蒙古作戰的將領軍官們都沒有參加,但是他們聯合發來了一句話,血仇必報!葉總參加兩次追悼會,這讓他的感觸非常之深。
葉總也算是有點底了,知道陳飛塵在軍方有點威望,在西北諸軍也肯定沒得說,但是知道歸知道,可當場見到了,葉總還是被震撼了。一路上別的不說,只要看到陳飛塵的座駕,負責警衛的戰士都是自覺挺直腰桿敬禮,靈堂裡陳飛塵一出現所有人都是屏住呼吸自覺露出尊敬的表情,這如果發生在一般的場合裡或許可能,可是這不是一般場合啊,到場的人也不是一般人,至少都是師級幹部,地方黨政幹部也必須是地委級別,不是說陳明亮與劉光達有這麼大的面子,而是陳飛塵有這麼大的面子。
葉總真的是對陳飛塵有了正視的心理,之前還有點架子的話,那麼現在葉總是沒有了,他也出去逛過烏魯木齊,市面上的少數民族人眼神也沒有漠然更加不要說是仇恨,他們眼裡都有著深深的希望,對生活的希望。就憑這點葉總就必須重視陳飛塵,也不會有什麼擺架子的打算。
葉總在參加完劉光達的追悼會後,他獨自一人在辦公室裡看著地圖說道:“沒想到,他會做到如此的程度,真是沒想到,真是希望那些人也來這裡看看,看了就知道什麼是陳飛塵了!乳臭未乾?呵呵,那真是個天大的笑話!主席到底是主席啊!”
孫立指揮的101集團軍打破了戰場的僵持,於東山的主力部隊緊隨著孫立大軍發起進攻,格涅夫終於堅持不住了,他被迫放棄烏蘭巴托!已經衝入市區的部隊也被迫撤出,中央方面軍終於越過烏蘭巴托開始往蘇聯境內撤軍。
彭總指揮的東北諸軍也很快調整了作戰步驟,突擊兵團朝著第二方面軍後路猛攻,企圖掐住黑龍江沿岸,封住敵人的直接退路,第二方面軍眼見與此,不得不回撤,瀋陽戰鬥結束。而長春激戰繼續,7兵團激戰到現在,已經一個星期沒有好好休息合上眼,全兵團戰士精神也到了最大的臨界點。
35軍等5個軍猛攻中央方面軍的左翼,數次破入敵人縱深5公里,但數次被敵人圍攻而趕出來,雖然沒能擴大戰果,但基本任務已經圓滿完成,牽制吸引格涅夫的計劃順利完成。格涅夫在看到軍隊三面圍攻,而中共部隊再也沒有留下破綻!無奈之下才有了撤軍之舉。
到了22日,三路大軍終於匯合一起,成功把中央方面軍趕出了蒙古。轉眼之間蒙古戰事落下帷幕,此役先贏後輸再勢均力敵,局勢一再變化,雙方拱手互換頻繁,屢屢上演殲滅戰,在蒙古到長城一線的地域上數百萬大軍廝殺,這也是為數不多參戰人數如此多的戰役,就本質上而言參戰人數已經超過了蘇聯衛國戰爭,畢竟戰場才這麼大!
西北三個兵團外加先後投入進去的五個補充軍以及一個警衛師,兵力超過八十萬人,戰役結束後,還剩下不到四十萬人,傷亡超過一半,陣亡將領以陳明亮、劉光達兵團司令為首十餘人,這次十六兵團算是逃過一劫,但也傷亡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十九兵團十不存一,更是在戰場末期撤出了戰鬥,八兵團同樣傷亡三分之一以上。
長城一線中共部隊先後投入十五個軍,兵力同樣超過了八十萬人,戰役結束後部隊傷亡超過一半,其中38軍更是傷亡達到了三分之二,可以說陳飛塵的部隊傷亡是這次最多的,實力遭到了很大的下降。
反觀蘇聯中央方面軍投入兵力達到一百八十萬人,遠遠超過二戰投入東北打擊日本那次兵力,戰役結束後,中央方面軍返回國內的兵力僅僅勉強到九十萬,損失一半以上!五個坦克集團軍中的三個集團軍遭到重創,損失坦克數量超過了850輛!自行火炮損失超過5000門,蘇軍是繼二戰之後遭到的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戰役。
這還都是陸地上的雙方損失,空中的作戰損失還不包括在內,敵我雙方數千架作戰飛機投入到戰鬥中,戰役結束後,蘇聯作戰飛機損失超過500架,轟炸機超過400架,而中共作戰飛機損失也同樣達到了500架,轟炸機相對來說損失較小,不超過200架,蘇聯固然肉疼不已,但是中共空軍基本上已經是元氣大傷。
這也僅僅是蒙古戰場上的大戰落幕,東北以及中亞的戰場依舊激戰正酣,雙方的部隊依舊在激戰,但是從大勢上講中共已經處於上風。
22日,療養了一天的陳飛塵精神看上去依舊不怎麼好,他腦海裡一直在回憶著陳明亮與劉光達當初一起的點點滴滴,這都是陳飛塵一起奮戰的老兄弟了,陳飛塵對他們倆感情自然勿容多言的,陳發賢等人都是急在心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