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山水城並無城門,連城牆都沒有影子呢。那麼徵稅的地點就設在山水關,那裡是出入這片蠻荒必經的門戶,至於稅率與高城一樣,也是三十取一。出關不收稅,只在進關時交稅,而山水城自己的商隊當然是免稅的。
山水城這個做法很正常,巴原上各城廓也幾乎都是這麼做的,可是訊息傳到高城中,悅耕城主卻很不高興。前一段時間商道開通。悅耕組織高城的商隊前往蠻荒貿易,當然是賺了,他幾乎壟斷了這條財源,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別的城廓也不可能和他爭啊。
可是沒過多久,山水城也自行組織商隊來到了高城,他們學的倒挺快!而且這些人自幼生活於蠻荒,解釋經過訓練與挑選、身強力壯的武士。更擅於穿行那樣的道路,來回的速度也更快。巴原的商隊往返兩次的時間,而山水城的商隊就已經往返三次不止了。他們將蠻荒的物產直接運到高城來賣。然後就在當地收購巴原上出產的東西,所需最多的是各種器物和牛馬牲畜,當然是降低了高城商隊所得的利潤。
當擁有更多的牛馬牲畜之後,蠻荒中的生產水平不僅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商隊能運送的貨物也更多了。如此也就罷了,高城也不能阻止外來的商隊,好在還有更多的貨稅收入。可是緊接著山水城也開始徵稅了,交稅的大部分都是高城的商隊。
高城原本壟斷了這條財源,悅耕所組織的商隊最開始擁有高額的利潤,如今他的獲利大為下降。悅耕城主當然很不滿,在他的眼裡,山水城的城主是誰並不重要,若山無非是另一個魚大殼。他還等著若山的巴結,送上種種好處呢,卻沒想到若山會這麼不把他放在眼裡。
於是悅耕下了一道命令,對山水城來的商隊徵收的貨稅提高兩倍,變成了十取一,而其他城廓來的商隊仍然照原先的三十取一。訊息傳回山水城之後,長老會眾人都很憤怒,也紛紛要求若山將對高城的商隊徵收的貨稅提高到十取一。若山卻搖頭道:“假如有人做了一件愚蠢而不應該的事情,難道我們也要效仿嗎?”
山水關的貨稅維持三十取一不變,而高城則單獨對山水城的商隊收高價貨稅。這種情況沒過多久,就發生了改變。
進入山水城轄地必須經過山水關,沒有任何商隊能避開這個關口。但高城卻不一樣,巴原的商隊完全可以不進城啊,只在附近村寨中交易,雖然做起買**較麻煩,但也比進城有利。
而且蠻荒中的族人原本是很老實的,入城時守門的軍士問他們從哪兒來的,都會如實回答,他們的服飾打扮也和巴原其他地方人不太一樣,很容易辨認出來。但是時間長了,因為利益的選擇,人也自然學會了狡詐和偽飾。有的山水城的商隊便打扮成巴原居民的模樣,進城時謊稱是別處來的,所交的貨稅仍然是三十取一。
所以高城的做法並沒有得到什麼利益,反而使商隊更願意去山水城交易。山水城商隊的做法也被悅耕大人察覺了,於是命人注意查處,結果導致了兩次很嚴重的衝突。
一支山水城的商隊慌稱是別的城廓來的,而守城的軍士聽到命令也學精了,檢查貨物發現都是蠻荒特產,於是按悅耕城主的命令,不僅要罰沒貨物,而且還要將人抓到城主府門前去挨板子示眾。這夥人當場就炸窩了,和守城的軍士們動手了。
山水城派出商隊成員,其中可沒有老弱病殘,一律都是驍勇善戰的鬥士,蠻荒中民風古樸,同時也剽悍異常啊。平日守城門的軍士人數本就不太多,打起架來也根本不是對手,一個個被揍得鼻青臉腫。
這些蠻荒野民也知道闖禍了,就連攜帶的貨物都不要了,牽著馬丟下牛,在城中大隊人馬趕來之前就跑了。出了這樣一件事,令悅耕城主深為震怒,恰好接到報告,山水城還有一支商隊在城廓外的村寨中與人交易,於是派了一隊巡城軍陣趕去拿下處罰。
這支軍陣有三十多人,列隊帶著刀槍武器,領頭者是一位二境修士,還有兩位煉成開山勁的小隊長,對付一般人當然是手到擒來。結果他們可倒了大黴了,因為山水城來的這支商隊,領頭者是伯壯和月牛兒。
伯壯是一位二境圓滿的修士、山水城的兵師大人,同時練成了開山勁中的武丁功;而月牛兒則是山水城樹正部的首領、一位三境修士。他們帶的手下約有二十人,皆來自山爺訓練的精銳軍陣中,且都練成了開山勁。
一般的商隊不可能有這麼誇張的武力配備,頂多僱傭幾名這樣的武士護衛而已。但山水城的商隊不一樣,若山訓練了一支完全脫產的精銳軍陣,但在如今的蠻荒中卻無用武之地,守護山水關也用不了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