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完全去除。
而魔法部對待這個訊息則是抱持著另一種態度。他們一邊和普通民眾們一樣理所當然地感到不安惶恐,一邊卻不忘以此做為文章對在曾經的食死徒審判中藉口“奪魂咒”一說成功脫罪的大貴族們再次展開了大規模的調查——或者說,(無恥的)勒索。
當然,與此同時,以魔法部部長巴諾德(米麗森·巴諾德【Millicent Bagnold】,任職於1980年~1990年)為首的魔法部也對本世紀最偉大的白巫師阿不思·鄧布利多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畢竟,當初信誓旦旦地向巫師們做出“救世主為了安全起見被隱匿在麻瓜界的親戚家中,過著小王子般幸福高貴的生活”這一保證的,正是阿不思·鄧布利多本人沒錯。
在那以後他甚至還力排眾議,依靠著他那德高望重的所謂“白巫師”的頭銜,成功地破壞了魔法部想要在救世主身邊安插人手的打計劃,並且聲稱已經“有很強大的巫師默默地在一邊保護看顧著他了”……
可是現在呢?
巴諾德雖然和原著中的福吉不同,並不需要在某些事情上藉助鄧布利多的聲望和能力,因而不得不受制於鄧布利多,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淪為他的應聲蟲,然而在黑魔頭剛剛被消滅不久的現在,與鄧布利多撕破臉面徹底對立起來,顯然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所以巴諾德儘管佔據著魔法部長的位置,然而在對某些問題的決斷之上,卻不得不詢問並聽從鄧布利多的意見——這一點,已經讓這位心高氣傲的魔法部長憋氣了很長一段時間。
於是當一個絕佳的既能夠打擊鄧布利多又能夠提高魔法部聲望的機會忽然就這樣呈現在他眼前的時候,巴諾德幾乎是沒怎麼猶豫就立刻抓住了它。
就在德思禮家住宅被炸燬,救世主神秘失蹤的第二天,接到魔法部示意的《預言家日報》就在頭版頭條用極其醒目的亮紅色標題向整個巫師界宣告了一場噩夢的開端——《房屋莫名起火救世主離奇失蹤,我們的小王子真的過得像個王子?》。
報道詳盡描述了德思禮家洋房從爆炸到起火的全過程,並且指出在此期間,房子真正的主人德思禮一家三口全部都待在醫院裡,而我們可憐的小救世主,被鄰居證明當時正獨自留守家中。
“那家人簡直糟透了!”受到採訪的一位麻瓜女士這樣說道——她是救世主寄住的親戚家的鄰居,和他們比鄰而居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哦你真該看看他們平時是怎麼對待可憐的小哈利的!那是虐待!那根本就是虐待!”
救世主在麻瓜世界裡究竟遭受到了所謂“親切善良”的親戚一家的怎樣對待我們暫且不去追究,值得懷疑的是,為什麼在某位偉大的白巫師的一再保證之下“安全、平和、快樂、健康”地成長著的救世主,會在遭遇危險的瞬間,連一個能夠將他救離險境的巫師都沒有遇到?
白巫師大人向我們保證的“有能力在危急時刻好好護得救世主周全”的強大巫師,究竟在哪裡?
……
《預言家日報》這篇報道中的犀利言辭和並不算得上是隱晦的暗示徹底點燃了民眾們心中的怒火!
一時之間偉大的白巫師阿不思·鄧布利多幾乎遭到了整個巫師界的質疑,每天飛往霍格沃茨的吼叫信的數量,據說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可怕的數字——相對於巫師界的人口基數而言。
對此,一向與鄧布利多不對盤的大貴族們卻出人意料地保持了緘默。
原因卻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落井下石,而是此時的他們,早已自顧不暇——魔法部此次的態度史無前例地專制強橫起來,看來那位部長大人,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趁此機會扳倒鄧布利多了!
貴族們當然不會犯那個傻在這種緊要關頭還跑去給鄧布利多添堵——真要那麼做了的話,恐怕在鄧布利多被扳倒以後,下一個要遭殃的,就是貴族們自己了。
於是三方勢力暫時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短時期之內也只能無奈地先維持現狀——他們彼此都心知肚明,在變數和轉折真正臨近以前,貿然出手只會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而處於話題中心,眼下正備受非議的某位白鬍子老校長,此刻則是一臉疲憊地坐在霍格沃茨校長辦公室裡,眼神複雜地抬首望向正黑著一張臉,氣勢洶洶地向自己走來的某位黑衣男巫……
“西弗勒斯……”
“啪!”的一聲脆響,已經走到了白巫師近前的黑衣男子雙手大力擊打在桌面上,阻斷了校長先生未盡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