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並不深,他沒走多遠,只見一人單膝跪地,以劍拄地,低著頭動也不動。
原來那道炫光,便是正午的陽光從洞外射入,照在了劍柄上的那顆奇異的珍珠所發出來的。
梅一劍沒想到這洞中居然住的有人,不禁深深一揖,恭聲道:“晚輩梅一劍不知前輩在此隱居,冒然闖入,還望恕罪。”
過了半晌,那人既不說話,甚至連動也未動。
梅一劍抬起頭,又說了一遍,那人還是不語不動。
他緩步走到那人面前,輕輕在那人肩頭推了一下,那人竟直倒了下去。
他心中一動,俯下身去瞧了瞧,才發現那人不知何時已經死了。
只見那人不過三十來歲年紀,面容俊秀,一身白衣如雪。
梅一劍心道:“不知這位前輩是誰?又怎麼會死在這裡?”
他起身四下察看,想知道此人是否留有什麼遺言,找了半晌,果見石壁上似乎寫得有字,只因年長日久,塵封苔蔽,瞧不清楚。
他抹去洞壁上的青苔,果然現出十餘行字來,字跡筆畫甚細,入石卻是極深,顯是用劍刻上去的。
梅一劍凝目看去,只見寫的是:“縱橫江湖十餘年,唯行俠仗義,除暴安良,乃生平所願,昔年,‘武林第一狂人’百里追命為害江湖,武林中人敢怨不敢言,隱忍多年,吾雖不才,但為了江湖安寧,武林太平,遂約其決戰於華山‘捨身崖’上,激戰一日夜,終一劍刺中其要害,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里追命雖傷重垂危,卻使出邪派魔功‘天魔解體大法’,將吾擊下懸崖,幸而未死,但卻也已傷重難愈。。。。。。”
“吾臨死之際,欲將隨身三寶留贈有緣,雪劍,乃雪山寒冰谷千年玄鐵所鑄,鋒利無比,天蠶衣,乃雪山千年冰蠶絲所織,刀槍難入,雪山劍法,乃吾派祖師所創,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吾生平也亦只不過參透其十之七八,但卻也已鮮逢敵手。”
“吾派祖師乃是以俠義立門,以仁義立規,以忠義教人,以德義服人,願有緣之人毋忘忠,孝,仁,義四字,扶弱除強,發揚正義。”
下面的落款是:“雪山派第七代掌門人嶽孤行。”
梅一劍不禁看了地上的屍體一眼,心道:“原來他就是嶽老前輩,但他已死了近百年,屍體為何到現在還完好如初?”
他呆立半晌,對這位前輩異人有說不出的仰慕,不自禁在嶽孤行的屍身旁跪倒,拜了三拜,恭聲道:“前輩遺言,晚輩謹記在心,絕不敢忘,請前輩放心。”
他接著看下去,只見石壁上寫著“內功心法”四字,以後石壁上整整畫著二十個人像,分別繪著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太陰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乃是正經十二脈。
另外六個人像分別繪著任脈,督脈,陰維,陽維,陰蹻,陽蹻,衝脈,帶脈八脈。
下面接著寫著“雪花劍法”第一式“蒼松迎客”。。。。。。字跡寫到這裡,突然中斷,只餘一些斑斑點點的痕跡隱約可瞧出是鮮血所汙。
梅一劍急忙用衣袖擦了擦,卻什麼也沒有,他在洞中尋了一週,再找不到別的遺蹟。
他這時已瞭然於胸,知道必是嶽孤行受傷太重,難以卒辭,寫到這裡,已然斃命。
他嘆了口氣,俯身去拾地上的那柄劍,還未握住劍柄,已覺一股寒氣迫人眉睫,握在手中,只覺奇寒徹骨,竟似用冰做成的。
梅一劍拾起劍鞘,將劍插在鞘中,只見劍鞘上赫然刻著八個字:“劍在人在,劍亡人亡”。
他原以為經此奇遇,必可練成蓋世神功,以報殺父之仇,沒想到希望剎那間破滅,不禁悲從中來,突然衝出洞外,仰天悲呼道:“蒼天,難道你真的要絕我梅一劍不成!”
就這樣,梅一劍便在谷底住了下來。
為了生存,他只有拼命去追殺捕食一些小動物,但他卻不知,他已練成了少有人能及的輕功。白天無事,他唯一可做的,便是不停的拔劍,刺、砍、劈、挑。。。。。。晚上,他便按照石壁上人像的行功路線,修習內功。
秋去冬來,歲月如梭,轉眼間,梅一劍在谷底已住了八年。已由一個十幾歲的童子,變成了英挺少年。
夜,月光灑滿大地。
梅一劍站在瀑布邊,仰望明月,想到自己如今還不會一點武功,心中不禁思潮起伏。
他長嘆一聲,突然跪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