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的接見。
“秦,我不記得你的部隊裡有海軍這個編制。”丘吉爾好整以暇的看著秦致遠,目光充滿探究和好奇。
這裡是英國的軍需部,位於倫敦,大英帝國的心臟,20世紀初全世界的經濟中心,也可以算作是政治中心。
“存在即合理,如果需要的話,以後說不定還會有空軍這個編制。”秦致遠微笑。
每當面對一位傳奇巨人的時候,秦致遠總是充滿興趣,特別是丘吉爾這樣的人,這個級別的可不多見。
但當秦致遠對丘吉爾微笑的時候,秦致遠的內心是警惕的。
丘吉爾這個人在另一個時空中確實有不錯的名聲,同時他也有巨大的汙點,那就是他的種族主義。在鎮壓肯亞人起義的時候,丘吉爾曾經簽署過命令,要求“清除”當地的黑人,這其中就包括後來的美國那位黑人總統的祖父,後來美國那位黑人總統就任時,把布什時代一直放在白宮辦公室的丘吉爾半身銅像歸還給英國人這個梗,就是因此而來。
後來二戰時期,丘吉爾也曾強令印度出口穀物,但當印度人陷入饑荒的時候,丘吉爾卻置之不理,坐視300萬印度人被活活餓死。
印度人和中國人同屬東方人,丘吉爾對印度人的態度就是如此,可以想象他對於中國人的態度。
“哦,看來你對飛機這種新玩意很感興趣。”丘吉爾也感興趣。
就在丘吉爾擔任海軍部長的時候,丘吉爾親自批准了坦克的研究計劃,並且指定用“坦克”這個海軍術語代指這種戰爭利器。
丘吉爾對於新事物也總是充滿興趣,這也是他能成為政壇常青樹的原因。
或許每個人都有兩面,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
第183章 海權
看待一個歷史人物的是非功過,要辯證的看。
丘吉爾雖然有個人汙點,但並不能掩蓋丘吉爾在二戰中起到的作用,甚至在一戰中,丘吉爾的功勞也是卓著的。
不管是在海軍部長還是在軍需部長的位置上,丘吉爾的工作都是卓有成效的。
當然了,站在秦致遠的角度上,丘吉爾的卓有成效給他帶來的影響就不是那麼令人愉快了。
秦致遠可不是為了飛機來的,他是為了已經付過錢的驅逐艦。
於是當秦致遠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丘吉爾頗為為難。
“秦,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你要明白,大英帝國也有自身的利益需要守護。”丘吉爾強調。
秦致遠是在為自己的國家利益而奔走,丘吉爾也有自己的國家利益需要守護,這無可厚非,各為其主。
“我當然理解,但同時你要明白,當我在為商船提供護航的時候,我也同時在維護貴國的利益。”秦致遠堅持。
就現在來說,英國和民國處於同一戰壕,秦致遠保護了民國的利益,同時也是在保護英國的利益,這二者並不衝突。
“話是這樣說,但是利益也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相對於地中海上的商船來說,波羅的海上的公海艦隊才更值得警惕。”丘吉爾的著眼點和秦致遠不同。
在一戰前的幾十年中,德國藉助統一德意志的和平紅利,以及50億法郎的普法戰爭賠款,開始進入提升國力的快車道。到1913年,德國鋼產量是英國的2。26倍,發電量是英國的3。2倍,這一年的德國gdp總額達到524億馬克,約合25。5億英鎊,超過英國的23。54億英鎊成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
在這一背景之下,德國人建立了一支可以挑戰英國人的海軍。
英國人的海軍可是他們的傳統優勢專案。
英國人不甘心海軍的霸權地位受到挑戰,於是也開始大規模製造軍艦以應對德國人的挑戰,這就是軍備競賽開始的原因。
隨著德國人實力的增強,英國人不斷的調整政策。在最初的時候,德國人每建造一艘軍艦,英國人就要建兩艘,以保持對德國人的優勢。但是慢慢的,英國人發現德國人的造艦速度太快了,於是把這個“一倍”的優勢,改為了百分之六十。但是又一個慢慢的之後,英國人發現百分之六十的優勢也無法維持,於是在丘吉爾擔任海軍大臣的時候,曾經向德國人提出停止一年的軍備競賽。
丘吉爾可不是什麼善人。
“但是沒有地中海上的商船輸血,皇家海軍拿什麼去打擊波羅的海上的公海艦隊?”秦致遠堅持獲得驅逐艦的必要性。
作為一個海權國家,秦致遠認為英國人應該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