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參與人類婚姻地命運,忙是忙了點,不過也只能屈服於人類。為什麼我們對雁那般鍾愛呢?
後漢班固在《白虎通•;嫁娶》對用雁作為禮品作了解釋:“《禮》曰:女子十五許嫁,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以雁為贄。納徵用玄燻,故不用雁也。贄用雁者,取其隨時而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是隨陽之鳥,妻從夫之義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昏禮贄不用死雉,故用雁也。”
古人以雁為禮,一取雁是候鳥,每年秋分時節南去,春分時節北返,來往有時,從不失信。喻男女婚前互守信約,婚後夫妻堅貞不渝。二取雁是隨陽之鳥,喻婦人出嫁從夫;三取雁行有序,飛時成行,止時成列,遷徙中老壯雁率前引導,幼弱雁尾隨跟緊,井然不紊,喻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相逾越。由於雁是飛禽,很難捕捉,後人以鵝代雁,謂之“雁鵝”。對於雁這一點,沈家雖然難以親自去捉,不過他們現在有錢,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只有肯花錢,雁還是能買到的。現在是冬季,雁都往南飛了,不過民間還有人捉下飼養,倒也不難買到。
經過此“六禮”,婚姻正式成立。如此複雜漫長的過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從中牽引,而真正結婚的男女雙方都未直接參與,只有在結婚完成之後才見對方模樣。如此玄妙的結合,是謂千里姻緣一線牽,男女之間的姻緣,要經過媒人的物色,經過生辰八字批合吉凶,就彷彿兩個今生素不相識的人,不知經過幾世的修緣,今生在出生之時,就以定下姻緣,共度一生。這種命運是奇怪了點,不過在這種大氛圍下,沈歡也只有接受的份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詞
大宋治平二年十二月二十,距離元旦新年還有十天,沈歡與王璇的親事終於定下來了。 這兩人的身份都不簡單,因此也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而沈歡一家,也確定了這一年的歡喜氛圍。比如沈母就感到欣慰,雖然沒有見過那個姑娘家,但她總算是能見到兒子成家立業,也該欣慰了。至於沈家另一個成員小蓮兒,意思更明確了:她快要大嫂了!為此小蓮兒纏著沈歡幾天問東問西,令其好不難受!
親事定下來,快到年關,又該準備過年事物了。這一切,對於財富漸漸增多的沈家來說,也只有歡欣的氣氛,不像往年在鄉下,過個年都不舒心。可見沈歡堅持的“經濟決定一切”的理論尚算正確。
臨近年關,沈歡又開始了他一年一次的對聯大派送。這一次的主要目標有三人,一開始的司馬光他給了一副好像與春節無關的對子:“衣食住行,柴米油鹽,人生必須之品;忠孝仁義,信廉禮惠,立世關鍵之本。”
這對子司馬光說不上喜歡不喜歡,不過沈歡每年的對子都大出新意,倒也欣然收下。其實沈歡對聯從所送物件與所送內容上,都大有深意,是他經過深思熟慮才想出來的。像這一聯,下聯所說內容,正是司馬光人品魅力之所。而上一聯呢,俗是俗了點,不過卻是司馬光有時候缺少的瞭解。他總是覺得司馬光是傳統文人,深受先賢“君子遠庖廚”的影響,有時脫離了實際,只會空談理論,而成為五體不勤的虛弱文人!另外,柴米油鹽,正是經濟之物,此聯也不無提醒對方。他一生都在與經濟打交道,而經濟之道,與治國之道大有相連,不能忽視了這個關係天下民生的頭等大事!
當然。至於司馬光想不想到此點,就不為沈歡所知了。他所寫對聯,也不無好玩之意,別人能否從中品位出什麼來,就得看時機了。不過他認為以司馬光的眼力,也許能體味到一點東西,怎麼說這個時代之人還是認為對子是“詩中之詩”,也許拿在手上,也會好好品位一番的。
對聯送給司馬光之後,得到了一聲讚歎。接著就是第二個主要的人物了太子趙頊。“君臨天下。惟智勇達信兼具者方能為之;問鼎中原。非禮義廉愛皆備公不可試也。”這是沈歡送給太子地對聯。很貼切,也很鼓舞人心。如今趙頊正當年少,是意氣風發的年紀,受過當年皇家教育的他。也有做個明主的資格,也有那個雄心。當然,沈歡對聯中地深意除了鼓舞人外,還隱隱有著告戒的意思:想要問鼎中原這裡中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原,而是九州之意,宋朝自太祖以下,每個皇帝都有收復幽雲之意,這個鼎鼎大名的宋神宗更是一個喜好戰功之人,在位上就發動了幾次對外戰爭。也因為如此,沈歡才讓他“禮義兼愛”。這傢伙在歷史上可是出了名的牛脾氣,對待反對大臣,禮是禮了,愛卻未必統統貶走!
沈歡最擔